1月18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工信部相关负责人介绍2022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并答记者问。
工信部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田玉龙表示,2022年工业经济回稳向好,“压舱石”作用进一步彰显。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6%,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9.1%。
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6%,为近年来较高水平;工业拉动经济增长1.1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拉动0.8个百分点;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27.7%,较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
工业绿色低碳转型稳步推进,2022年1月—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4%。全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4%;新产品产量保持高速增长,新能源汽车连续8年保持全球第一,产销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
下一步,工信部将多措并举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推动落实车购税、车船税、牌照等有关支持政策;并统筹利用国内外资源开发和布局,保障好关键原材料和零部件的供应。
同时,还要加快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发展,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用好用足财税金融相关政策,加强产融合作、产教结合;并大力培育工业互联网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壮大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
落实车购税、车船税、牌照等支持政策,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
田玉龙指出,2022年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又一个丰收年,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了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连续8年保持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车新车的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25.6%。
关键技术有效突破,量产动力电池单体能量密度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关键组件部件水平得到大幅提升。在激光雷达、人工智能芯片、智能座舱等方面,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时,品牌竞争力大幅提升,2022年自主品牌新能源乘用车国内市场销售占比达到了79.9%;新能源汽车出口67.9万辆,同比增长1.2倍。
田玉龙指出,后续,工信部将加强政策供给,会同有关部门建立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协调机制,推动落实车购税、车船税、牌照等有关支持政策。编制好汽车产业绿色发展路线图,修订发布“双积分”管理办法,适时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试点工作。推进换电模式应用和燃料电池汽车示范,特别是启动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城市试点,进一步强化质量品牌建设,稳定消费市场。
同时,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加快新体系电池、车规级芯片,以及车用操作系统等新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发展,推动新能源汽车和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领域融合创新发展。
此外,还要严格生产准入管理,加强对投资的指导,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统筹利用国内外资源开发和布局,保障好关键原材料和零部件的供应。加快制定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健全回收利用体系。继续大力推进充电桩基础设施的建设。
用好用足财税金融政策,加快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发展
工业互联网是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关键路径,在被问及2022年我国工业互联网有何新进展时,工信部新闻发言人、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长赵志国指出,2022年,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全面建成,五大国家顶级节点和两个灾备节点全部上线,二级节点实现了31个省(区、市)全覆盖,服务企业近24万家,培育具有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达到240余个。
同时,打造5个产业公共服务平台,为工业企业应用5G技术提供服务支撑。在汽车、采矿等十余个重点行业建设了4000多个项目,协同研发设计、远程设备操控等20个典型应用场景加速普及。
针对产业共性需求,培育“低成本、轻量化”的解决方案,降低广大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门槛。破解短板弱项,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加快关键技术产品攻关和产业化。
赵志国指出,下一步,工信部将加快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发展,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一是优环境,加强政策引导。会同各部门、各地方扎实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研究制定促进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发展的政策举措,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用好用足财税金融相关政策,加强产融合作、产教结合。
二是抓创新,增强发展动能。支持电信企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工业企业等各类市场主体发挥各自优势加强联动协同,大力培育工业互联网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壮大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
三是强应用,加快推广普及。加快先进工厂培育,推动企业积极利用5G等技术开展工厂数字化改造,促进新技术新场景新模式的广泛应用。加速产业集群升级,促进工业园区数字化绿色化发展。
引导财政金融资源加大对制造业绿色发展的支持力度
在工业领域节能降碳和绿色转型方面,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负责人陶青指出,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和增长的引擎,也是推进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重要战场。工信部会同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统筹制定了工业领域碳达峰时间表和路线图。
深入推进工业绿色转型发展,组织对3572家重点企业开展节能监察,为124家重点企业、1187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开展诊断服务。同时,培育壮大绿色低碳典型标杆,遴选了一批国家级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绿色供应链企业,培育了99家绿色设计示范企业、282家行业规范条件企业、32家工业废水循环利用试点企业(园区)。
陶青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将加快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制定出台《加快制造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分类指导、分业施策,一体化推进重点行业、园区、企业和地区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
实施工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全面落实工业领域及重点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深入开展工业节能诊断服务和节能服务进企业活动。开展一批工业绿色微电网、数字化碳管理体系建设等试点。
在促进资源综合利用提质增效方面,开展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优化提升工程,完善回收利用体系。加强废钢、废纸等再生资源综合利用行业的规范管理,推动实施汽车产品生产者责任延伸试点,提升复杂难用固废和新兴固废利用能力。
同时,着力提升工业清洁生产水平。协同推进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等地区绿色高质量发展。特别是聚焦钢铁、石化化工等重点用水行业,开展工业废水循环利用试点。
此外,还要培育绿色增长新动能。大力发展绿色环保产业,培育优势骨干企业。健全绿色转型促进机制,引导财政金融资源加大对制造业绿色发展的支持力度。
主力资金加仓名单实时更新,APP内免费看>>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