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气势恢宏的“草坪合唱音乐会”,为第38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画下句号。
现场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4月2日,在上海音乐厅前的大草坪上,闭幕展演“海上之声 人民之城”盛大开演,来自上海专业合唱团、市民合唱团约1200人参与演出,讴歌上海城市精神和人民幸福生活。这也是本届“上海之春”单场演出参演人数最多的一次。
“1200位演员,1200位观众,台上台下2400人,上海一共2400万人,万分之一齐聚在这方草坪上。”总策划吴鹏宏说。
闭幕展演分三个篇章:第一篇章“海上春潮”,展示孩子们、建筑工人及情侣们的欢乐生活,用歌声打开一幅生机勃勃的上海春天的画卷;第二篇章“人民欢歌”,用中外经典歌曲、音乐剧、流行音乐,记录下岁月的滚滚浪潮,见证着人民的奋斗足迹;第三篇章“再次飞奔”,用多首混声合唱,唱响新时代、新征程。
13个节目18支曲目,由25支合唱团,通过混声合唱、男声合唱、女声合唱、童声合唱,及阿卡贝拉、音乐剧、表演唱等多种形式演绎。
“不像封闭的剧场空间,户外舞台对合唱演员要求很高。” 吴鹏宏介绍,75分钟时间内,25支合唱团、1200位演员上上下下,对现场控制提出了极高要求,“流程一定要顺畅,不要拖沓。”为了让演员换装休息,组委会在绿色草坪上搭了28个白色大棚,做好了充足的后勤保障。
合唱团成员来自40多个行业,一支支各具特色的合唱团唱出了不同的“上海之美”。
张冰月是上海市民合唱团的一员,也是建设银行上海市分行合唱团团长。“大家的工种不一样,兴趣爱好也不一样,但是在合唱团的情怀很一致。”前几天陆家嘴咖啡文化节,张冰月所在的合唱团还用阿卡贝拉的形式,为其定制了主题歌《桂花热latte》,将金融业务、咖啡文化、合唱文化进行了一次有趣的综合展示。
李彦同样是上海市民合唱团的一员,也是上海市实验学校东校家长合唱团团长。一个小圈子的合唱团和一个全市跨行业合唱团给了她不同的感受,一个让她有归属感,一个让她有学习的动力、前进的目标。在李彦看来,合唱是相互支撑、相互依靠、共同成就立体“声场”的一门艺术,“一个人唱,声音单薄,多个声部,声音立体。”她说,没有伙伴,没有自己都不行,“大家相互信任,共同完成合唱,心心相印。”
成立于1950年,上海市工人文化宫茉莉花合唱团是上海历史最悠久的合唱团。
团员王佳说,茉莉花以严格出名,有一年报名人数三千,最后只招了几十个,百里挑一。“合唱讲究磨合,管理松散的团,大家今天来明天不来,茉莉花有专职管理,团员优中选优,大家都很珍惜机会,每次排练人都很齐,保证了质量。”王佳来自事业单位,工作压力大,喜欢通过合唱纾解压力,“合唱需要用到气息,有一种练气功的感觉,对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有作用。身体好了,心情就好了!”
上海邮政合唱团一身熟悉的绿衣引人注目,成员来自基层的邮递员、营业员和其他岗位。他们作为行业“形象代言人”展示着这个传统行业的新时尚,“参加合唱团,让团员们对音乐、对团队、对合作的理解、对梦想的坚持,都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黄浦区消防合唱团也来到了现场,一身军装在身,团员们身姿挺拔、歌声嘹亮。
“老师说唱歌要有感情,一开始,我们懵懵懂懂,不知道怎么唱,后来慢慢开窍了。”岳彩顺笑说自己是“大老粗”,合唱让他们在紧张训练之余,陶冶了情操,放松了身心。
“平时拿水枪,放下水枪拿话筒,是一种全新的挑战。”为了准备《时代号子》,徐俊和战友学了一个多月,一周集训1-2次,“刚开始难度蛮高,许多同志不识谱,老师一遍遍教,一个个音节抠,让懂的人去带动不懂的人。”徐俊说,团里参与一线火线救援的人占95%,排练过程中,时常遇到出火警的情况,“同志们克服了很多困难才能集中排练,很珍惜。”
上海劳模合唱团由全国劳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组成,代表着上海各行各业的模范群体。
团员施净岚是上海市浦东新区检察院三级高级检察官,“平时工作比较单一、枯燥,合唱丰富了我的业余生活,也能展现检察官的另外一种形象。”只要有合唱活动,施净岚都乐意参加,在她看来,唱歌对净化人的心灵大有作用,“社会治安稳定,娱乐生活丰富,犯罪率也会随之下降,这是成正比的。”
团员王军是宝武集团技能专家,每次与各行各业劳模一起合唱,都能感受到一种特别的热情与活力,一种集体归属感,“我们通过合唱传递的,不仅是昂扬不息的时代脉搏,更是上海代代传承的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劳动精神。”
“上海现在大约有万支合唱团,相较于10年前的3000多支,翻了三倍。”吴鹏宏说。带领上海歌剧院合唱团压阵头尾的指挥家林友声同样观察到,上海的合唱队伍在壮大、合唱水平在提高,合唱力量异常蓬勃,“以前多是歌咏,大齐唱多,表达方式相对单一、相对简单,比较容易掌握,现在形式更多样了,作品更复杂了,艺术层次更高阶了。”
随着“海上之声 人民之城”落下最后一个音符,为期两周的“上海之春”也画下了句号。
以“圆梦新征程”为主题,今年的“上海之春”吸引了数万中外观众走进各大艺术场馆,共享上海文化建设的发展成果。音乐节充分发挥平台作用, 通过“闪耀新星”“艺青春”等品牌项目,让更多原创新作和大批新生力量崭露头角,新人新作展示项目占比超过40%。音乐节也搭建了全国优秀节目的发布和展示平台,外省市乐团专场演出数量占到节目的30%,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艺术家、艺术团体以及海外艺术家在“上海码头”各领风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