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上海半马、北京半马、武汉马拉松以及郑开马拉松等一系列以冲击世界田联更高标牌为目标的赛事落下大幕,这个春天的大众马拉松赛季也逐渐进入尾声。
赛季收官,但赛事依旧精彩,尽管名气和影响力不及此前的大赛,但在这个周末鸣枪的不少中小型赛事都有各自鲜明的特色以及独有的“功能性”。
上海苏州河半程马拉松赛事现场。 本文图片 澎湃新闻记者 朱伟辉 摄
首次鸣枪的上海苏州河半程马拉松就是一个典型。
4月22日,2023上海苏州河半程马拉松(下称:苏河半马)鸣枪起跑,约4000名跑者迈开步伐,用双脚感受苏州河的魅力以及上海的海派文化底蕴。
作为上马系列赛的“新成员“,首次举办的苏河半马不仅保证了“上马品质”的赛事服务,而且依托风景优美的苏州河岸线,带给参赛者们全新的视觉盛宴。
赛事起跑。
一场充满惊喜的赛事
“我在上海跑过五六场比赛,但是已经好几年没来了,今年第一次在苏州河畔跑半马,赛道实在太美了。”
当女子特邀选手刘敏以1小时13分19秒的成绩冲过终点之后,她也成为了本届赛事女子组的冠军,不过,相比于自己跑出的亮眼成绩,刘敏在赛后最大的感受还是赛道两旁优美的风景。
“特别是跑过新建的那个公园时,我都忍不住到处看,差点忘了自己是来比赛的,我还准备跑完了之后去逛逛那个公园。”
刘敏口中那个令她流连忘返的公园,正是这场赛事所在的普陀区为了贯彻落实“一江一河”建设决策而打造的半马苏河公园。
冲线瞬间。
事实上,在这场第一年举行的赛事正式公布了它的比赛时间和赛事规模之后,“精耕细作”就成了最大的亮点。
“普陀承担了苏州河岸线贯通的约21公里的建设任务,举全区之力建设一条宜居、宜业、宜游、宜乐的‘半马苏河’活力秀带,希望打造长三角的普陀会客厅。”普陀区副区长王珏告诉澎湃新闻记者。
“这个‘半马苏河’的概念刚好与苏河半马的赛事契合,所以涵盖了苏州河两岸的工业遗存、文物古迹、现代商圈、公园绿地、高等学府和居民生活区等,是一条既有海派腔调,又有烟火气的魅力赛道。”
正如王珏副区长所说,这场苏河半马从大洋晶典·天安千树出发,途经天安千树、上海造币博物馆、半马苏河公园等普陀地标性建筑,最终在半马苏河公园的如画风景中完成冲线。
跑者不仅可以感受苏州河畔特有的岸线风景和海派气息,还能够看到鲜明的红色基因、厚重的工业文明以及多彩的群众生活。
“我上周刚刚跑了上海半程马拉松,这周本来有点犹豫要不要再跑这个苏河半马,现在跑完觉得太值了。”
来到上海工作了快四年的张洪亮就在普陀区工作,但他自己笑称,如果不是参加这场半马,他都不知道普陀的风景如此特别。
“两个周末,一场比赛在浦东,一场比赛在浦西,用奔跑感受了上海的风景,真的太爽了。”
张洪亮的参赛体验正是赛事主办方希望通过办赛送给跑者们的一份惊喜,而在优美的赛道风景以及适宜的比赛天气的双重作用下,不少跑者在这场赛事中创造了好成绩——以1小时03分46秒夺下男子组冠军的学生跑者马瑞,就创造了自己的个人最好成绩。
赛事保证“上马品质”
“海派烟火地,苏河新活力”是这场苏河半马的赛事主题,但保证跑者安全,依旧是不变的主旋律。
作为上马系列赛其中一站,首次办赛的苏河半马依旧坚持“上马品质”的高标准服务。在过去几年,“上马品质”已经逐渐成为了中国马拉松办赛的一个标杆,而当上马成为国内第一个世界田联白金标赛事之后,“上马品质”也拥有了国际影响力。
本次赛事组委会与赛事运营团队、医疗救护团队、公安保障团队、志愿者团队紧密配合,打造多维度、全覆盖、快响应的保障体系。
据澎湃新闻记者了解,在赛道起终点及沿途,除街道保障人员外,917位来自普陀区机关和上海市各高校的志愿者,与130余名裁判员共同编织起一张安全网。
当天共设置21个医疗站点,沿途设有12辆救护车及近100位医护人员,还设立3家比赛定点医院,200名急救志愿者分布于医疗站和沿途做好医疗保障。
其中,25组骑行急救队保驾护航,在沿途医疗救护点前100米设有明显标志,沿参赛者的跑进路线,有急救车跟随,志愿者和工作人员协助。
同时,赛事期间,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对涉及赛道的部分道路采取交通管制措施,普陀公安分局交警支队民警骑行摩托车开道,特警支队民警骑行警用自行车对赛事全程护航。
普环公司对赛道沿线开展综合整治和全面立体保洁,确保赛道路线整体环境的干净整洁。市政养护公司以养护施工专业化的服务理念,采取一体化施工,全力做好大面积道路整治保障任务。
除了安全保障,服务体验也是“上马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次苏河半马赛道沿途设置了各式补给站,自5公里起,每5公里设置饮水饮料站,自7.5公里起,每5公里设置饮水用水站,全程共设置4个能量补给站,沿途设有冰站、喷淋站,参赛者可以取用适量冰块,进行物理降温,以达到迅速恢复体力的效果。
本场赛事98.798%的完赛率也证明了他们在服务和保障上的努力。
“虽然很多赛事现在报名中签越来越难,但是又有很多新的赛事可以参加,苏河半马的比赛体验就可以弥补没能去一些大赛的遗憾。”张洪亮的这番评价可以算是对“1岁”的苏河半马最好的肯定和鼓励。
而像苏河半马这样“精耕细作”的新赛事想要回馈跑者的支持,最好的方式就是继续强化自己的特色,并且完善比赛中的不足,在未来将一场更加精彩的赛事带到跑者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