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投资网 财经 回故里、看电影、办巡展,上海启动纪念谢晋诞辰百年系列活动

回故里、看电影、办巡展,上海启动纪念谢晋诞辰百年系列活动

谢晋导演生于1923年11月21日,曾执导《女篮五号》《红色娘子军》《天云山传奇》等诸多经典电影,是中国电影的代表性人物,在中外电影界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曾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改革先锋”称号,被评价为“一个时代的标志”。

谢晋

2023年是上影著名电影艺术家谢晋诞辰一百周年。为纪念这位伟大电影人,从5月起至年末,上影集团将牵头发起纪念谢晋导演诞辰百年的八大系列活动,并在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与上海国际影视节中心联合主办谢晋百年纪念论坛等活动。

据悉,八大系列活动涵盖展映、展览、论坛等各种形式,还将推出谢晋百年纪录片,以及邮册等一系列纪念文创。

谢晋电影艺术馆

谢晋电影艺术馆

5月10日,上影集团将在上虞谢塘举办“上影走亲上虞,话谢晋”活动,作为追忆谢晋导演的“第一站”。

“晋生·星片场”中的“谢晋电影艺术馆”也将正式挂牌上海电影博物馆谢塘分馆。“晋生·星片场”是上影旗下上海电影博物馆与上虞谢塘共同打造的电影主题园区,打造了8个电影主题空间,有近7000件展品,展示着谢晋导演丰富的艺术人生与故乡的风土人情。去年年末对公众开放以来,“晋生·星片场”短短数月就已成为当地知名的文旅景点。

谢晋片场

8个电影主题空间中,最能让游客直观感受谢晋导演艺术人生的展馆,正是全新挂牌的上海电影博物馆谢塘分馆。馆内展陈的老照片,充满光影情怀的场景,让观众沉浸式感受谢晋导演绵长丰富的光影生涯。在谢晋的人生出发之地,由记录了谢晋艺术生涯全过程的上影打造的这座展馆,将与整个“晋生·星片场”一起见证2023年谢晋百年系列纪念活动的启程,并在上虞长久地承载人们对谢晋导演的思念。

而今年6月上海国际电影节的举行,纪念谢晋导演诞辰百年的活动将迎来第一个高潮。

在媒体通气会上,上海国际影视节中心副主任童颖介绍了谢晋导演与上海国际电影节之间的渊源。上个世纪,谢晋导演不遗余力地倡议要在中国举办国际电影节,还担任了首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的评委会主席。2023年不仅是谢晋导演诞辰100周年,也是上海国际电影节诞生30周年。本次电影节期间,金爵论坛将联手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上海市电影家协会、上影集团、上海谢晋电影艺术基金会,举办第2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纪念谢晋诞辰百年论坛,邀请中外电影人深入探讨谢晋电影的风格特点,以及谢晋对当下电影创作的影响和启示;国际影片放映“致敬大师”单元将展映谢晋导演部分经4K修复的代表性影片,如谢晋电影生涯中执导的唯一一部喜剧片《大李小李和老李》、拓展艺术风格的剧情片《清凉寺钟声》等。

《大李小李和老李》海报

《清凉寺钟声》海报

谢晋导演将一生献给了电影艺术,他曾有一句名言,“艺术家要有赤子之心”。电影节期间,上影集团、上海谢晋电影艺术基金会和上海电影博物馆等以此为题联合举办“赤子之心——谢晋百年诞辰纪念特展”,展出谢晋导演的创作手稿、文献等,一些经典影片的生产档案等珍贵资料亦在其中。影迷们可以透过这些展品感受谢晋导演的“赤子之心”。

而11月21日是谢晋导演的诞辰日,届时,上海电影博物馆将启动谢晋电影巡展,在上海、北京、长春等地展映谢晋导演的经典代表作,致敬这位20世纪后半叶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导演艺术家。

为了让更多人铭记和珍藏谢晋导演的大师风采,上影还将牵头推出谢晋百年纪录片和纪念邮册。其中,系列访谈纪录片《百年谢晋》将采访一批影视从业者、社会各界代表和观众,共同回忆大师的人品和艺品,彰显谢晋“为时代而歌、为人民创作”的电影艺术精神。上影集团、上海谢晋电影艺术基金会还将组织推出谢晋百年纪念邮册,邀请谢晋好友、工艺美术大师韩美林先生设计,围绕谢晋导演创作艺术档案定制整版邮票和纪念封,并于谢晋诞辰日11月21日当天首发。

谢晋于家中伏案为汶川地震手写悼词

谢晋导演一生“为人民而作、为时代而作”。上影集团董事长王健儿表示,“以初心担使命,以匠心求卓越,以开放促合作,以创新谋未来”的“上影精神”,正是源于包括谢晋导演在内的一代代上影人的艺术品格和创作精神。从5月 “走亲”谢晋故乡上虞、6月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的回顾作品到和11月的诞辰纪念,活动热度将持续全年。“上影有责任、有能力在这充满意义的一年里推动开展纪念谢晋导演诞辰百年的系列活动,并以此为载体,传承好、发扬好谢晋导演的精神。”同时,王健儿表示,当前,上影正聚焦“精品内容”核心战略,深化“名导合作”“英才佳作”“新人新作”等创作人才计划,锻造新一代上影创作团队,为中国电影贡献上影力量。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财经,科技,游戏,体育,汽车

中国投资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财经,科技,游戏,体育,汽车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财经,科技,游戏,体育,汽车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