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知道梁建章是因为他的直播。在旅游业最低谷的时刻,作为携程集团董事局主席的梁建章以各种形象出现在直播镜头前。而日前,梁建章的另一个社会角色开始被更多人了解,作为一个研究人口与创新16年的经济学家,梁建章最近频繁发表他对这一专业领域内的研究成果。而他著书立说之外,还写作了相关话题的小说。7月14日-16日,根据梁建章创作的科幻小说《永生之后》改编的同名舞台剧在上海上音歌剧院正式首演。
《永生之后》海报
无论是小说还是戏剧,梁建章提到,他希望能通过不同的形式再创作,将他关于人口政策方面多年的研究和话题呈现在公众面前。
“我们需要抽出时间来思考一些人类最本质的哲学问题,生命的意义,而剧场则是在当今这个时代,思考这些问题的最好空间。”
《永生之后》剧照
从专业研究到小说创作,探讨“生命的意义”是最大创作初衷
“老龄化社会对创新究竟有多大的影响?”这是梁建章一直以来思考的课题,也是他写作《永生之后》的起点。
“我在经济学领域有一篇开创性的关于老龄化和创新的论文,用通俗的语言来解释部分观点:年轻人的创新想法会被老人压制,如果老人永远不退休的话,年轻人就没有什么机会,他们的努力不能颠覆上一辈人,他们的空间就会被局限掉,颠覆性的创新就不会发生。所以这篇论文就是说,老龄化会对创新有影响,年轻人会被压制住。”梁建章说,写小说,正是为了让这一观点阐释得更清晰,也更通俗。
《永生之后》剧照
在《永生之后》中,“永生药”的成功研发实现了人类长生不老的古老愿望。然而,地球资源有限,“永生不老”与“繁衍后代”无法同时达成。地球人类按照自身意愿分成了“长命区”与“生死区”,两方按照自己的观念各自发展。
选择服用长生不老药的人们生活在“长命区”,生命可以无限延续,但随着人口数快速增长而被禁止繁衍后代,社会创新停滞,畏惧风险与挑战。而选择不服用长生不老药的人们生活在“生死区”,要面对生老病死,但也真正感受到生命的可贵,这里的人更充满生命力和创造力。
无论是小说还是剧中,当一名来自“生死区”的年轻女性黛玛,突然闯进了“长命区”首席科学家杰德的世界,两个人的命运因为孩子和一个惊天的秘密发生改变……女主角黛玛不得不面对一个终极选择:是为了自己的“永生”而放弃孩子,还是愿意为了孕育新生命而放弃“永生”?
在梁建章看来,当故事发展到一个极致的设定之下,大家就会发现,无论是剧情的设置还是人物的塑造,这一切都是为了最终探讨生命的意义做铺垫和衬托的,最后的主题还是引起大家对于生命意义的思考和追问。
“人类为什么存在于这个世界,我们应该追求什么?”
《永生之后》剧照
多媒体技术创造一个未来世界,最终向观众抛出问题
《永生之后》用了一种戏剧化手法,将“极端老龄化”对社会创新的危害做了更生动的描述。2020年,小说出版,三年后,它被搬上了戏剧舞台。
梁建章又一次成为这部剧的出品人。他说,在剧场中,我们能够排除一切干扰,全方位营造出一个安静且沉浸的环境,去认真思索生命的本质与真谛。我相信,这是一次值得的尝试,一次新鲜的体验。
《永生之后》剧照
执导该剧的,是知名话剧、音乐剧导演周可。在周可看来,这不是一次传统的舞台剧改编,她将这部作品的设定比喻成一个具有互动性的游戏,并通过其与观众建立起对话关系。
“我觉得这就像观众走到一个场域当中,我们设置了这样的时代背景,共同去营造一个未来的生活环境。然后我们身处在这个故事中和情境里,一起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未知中探索未来。”
创作团队尝试创造一种全新的剧场体验。在原著小说中,“科幻”与“选择”是阅读体验的核心,而在剧场中,大量的多媒体影音设计与现场交互设计,带领着观众还原这两项体验,创造出与“被动观看”截然不同的一种新型看剧模式。
于是,在舞台上,一种未来的科技感扑面而来。主创介绍,“多维空间”的设计被用于呈现未来与科技元素,通过多媒体投影和舞美结构在平面空间里营造立体感与纵深感,实现场景的可视化。
《永生之后》剧照
在舞台上,影像与演员实时对话,全息概念也被引入了作品当中。设计的边界也不仅仅局限于舞台之上,而是延伸到了剧场结构,包括观众的进场通道,都增加观剧的体验感和代入感。
剧中的“生死区”和“长命区”各有风格。在时间的维度上,长命区被拉长、放慢,其所在的区域也相对地呈现出延展的扁平的空间感。在保持探索和代际进化的生死区,空间则在垂直方向上发展。生死区整体的色调偏暖,营造出更多的烟火气和“人气”;而以冷色调为主的长命区,在科技感的包裹中,逐渐走向一种所谓的“禅意”。
语速和情感也是导演用以塑造两个区人物形象与质感的重要工具。充满活力的生死区人民,语速是相对快的,情感是较为充沛的;而衣食无忧的长命区人民语气则会放缓,他们没有那么多的情感波动,也更容易得到满足,某种程度上会表现出一些优越感。
《永生之后》剧照
然而,周可认为,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最终还是在于对作品主题的揭示。“《永生之后》属于软科幻的题材,其实是用一个科幻的外壳,讨论技术对于人类社会带来的改变与影响,去探索生命最本质的意义。我觉得戏剧未必会给出一个标准答案,但是我们抛出话题,期待跟观众共同去探索和思考。”
“相对于宇宙的浩瀚,生命固然短暂和渺小,但只要存在爱情、亲情以及生死,渺小的人类就可以无限延续,从而孕育无限的创新,并将其在空间和时间上无限传承。”梁建章说道:“在可预见的未来,生死和情感依然将只是人类的专利,那些对人性有深刻理解的创新活动仍将由人类主导,而创新和传承也将作为人类有别于机器或AI的特权,赋予生命最根本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