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投资网 财经 《奥本海默》在京首映:暌违六年,诺兰再度来华

《奥本海默》在京首映:暌违六年,诺兰再度来华

8月22日,传记惊悚片《奥本海默》在北京环球影城举行中国首映礼,该片编剧、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继2017年来华宣传《敦刻尔克》后,时隔六年再度来到北京。据悉,24日,他还将出席该片的上海特别放映活动。这也是自2020年全球新冠疫情暴发后,首度有好莱坞顶级电影人来华宣传新片。电影将于8月30日在中国内地上映。

《奥本海默》海报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电影《信条》在华首映时采用视频连线的形式,诺兰携一众主创同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五座城市的现场观众交流互动,足见他对中国电影市场的重视。

本次来华宣传《奥本海默》,受限于好莱坞演员工会大罢工,诺兰只身一人到场多少显得形单影只,但热情的中国影迷早早就守候在红毯两旁夹道欢迎。按照活动流程,诺兰原定于当天中午12点整现身,身着米色西服的他在12点25分许才姗姗来迟,之后为红毯边的影迷签名近20分钟才步入环球城市大道影院IMAX厅。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国家电影智库成员支菲娜也在欢迎的人群当中,她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人生第一次等红毯,一共拿到了两份导演签名。”

诺兰为红毯旁的影迷签名

《奥本海默》由环球影业出品,耗资约1亿美元。电影改编自凯·伯德和马丁·J.舍温荣获普利策奖的著作《奥本海默传——“原子弹之父”的美国悲剧》,讲述了理论物理学家罗伯特·奥本海默在二战期间领导研制原子弹的过程,以及他在战后美国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主演阵容包括基利安·墨菲、艾米莉·布朗特、马特·达蒙及小罗伯特·唐尼等好莱坞一众影星。

该片也是导演继《敦刻尔克》之后第二部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的电影,是迄今为止片长最长的诺兰电影。诺兰在电影中第一次尝试使用第一人称视角创作剧本,并首次使用IMAX黑白胶片摄影。

“题材选择上,我始终最关心戏剧性”

3个小时时长的电影放映结束后,全场两度响起掌声。诺兰登场讲述了该片的创作心得,“可能我每部电影的灵感来源都不一样,但在题材选择上,我始终最关心戏剧性。足够的戏剧性才能吸引观众,而讲述这个故事的方式,是创作中我非常享受的部分。”

诺兰在《奥本海默》中国首映礼上

诺兰接受中国影迷送上的礼物

“在‘三位一体’核试验前夕,奥本海默和他的团队面临着一个微小的可能性:当他们按下按钮引爆第一颗原子弹时,有可能点燃大气并毁灭整个地球,”诺兰如是说道。“尽管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但没有数学或理论基础可以完全排除它。然而,他们还是毅然按下了按钮。这是人类历史上的非凡时刻。我希望将观众带入那个房间,亲身体验那次对话,并亲眼见证按钮被按下的那一刻。如果你仔细想想,这是一个非常不可思议的时刻。其中蕴含了风险,科学、理论、才智之间的关系,这些是我们可以想象的事物,以及将这些抽象的概念引入现实世界并处理它们所带来的具体后果的实际问题。”诺兰在之前的电影作品《信条》中也表现出对“可怕可能性”的着迷,《奥本海默》也从那个故事中汲取了灵感。

《奥本海默》剧照

“对于我的电影,我非常关注的就是叙事方式,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你需要考虑希望观众从什么角度去看这个世界。在这部电影当中可以看到,从奥本海默的视角展现的部分是彩色的,而黑白部分则是从小罗伯特·唐尼饰演的路易斯·施特劳斯更客观的视角所得。我觉得在叙事过程当中的戏剧性以及我想要如何讲述这个故事是影片成败的关键——我在讲述故事时的视角是什么,如何使用不同的摄影工具,如何搭建不同的结构、场景,如何布置我们的摄像机,从而让我们的观众和电影产生很近的关系。”

“我并不希望演员去模仿真实的人物”

上世纪50年代,随着美苏冷战加剧,美国国内麦卡锡主义盛行,奥本海默因之前表现出的“左翼”立场而受到迫害。影片中的事件以非线性时间线展开,奥本海默从学生时代到洛斯阿拉莫斯试验场的故事,以及他分别出席1954年的安全听证会和1959年施特劳斯操弄的提名听证会的情节桥段,在电影中交替出现。

《奥本海默》剧照

当被现场主持人问及此次以不同的视角展开故事是想向观众传递什么样的信息时,诺兰给出了否定的回答。“我觉得如果让一个戏剧化的故事去告诉观众怎样思考是不对的。我希望让观众自己去思考,当他们看了电影以后,能够和这些科学家一起经历奥本海默生命当中各个阶段,自然会有所感悟。我也意识到在美国的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场,这个地方非常有名,至今还存在。就在这里影响了二战的结果乃至之后的整个世界。”

谈及电影卡司,诺兰爆料自己第一个联系的演员就是片中奥本海默的饰演者基利安·墨菲。“当然,我在写剧本的时候会尽可能地不考虑由谁出演,如果你在考虑演员的时候去写剧本,你经常会想到这个演员已经做过了什么,你就没有办法挑战他们在大银幕上的可能性。我是尽可能从角色的角度写剧本,而不是先考虑演员。”

《奥本海默传——“原子弹之父”的美国悲剧》书影

“当我看到《奥本海默传——‘原子弹之父’的美国悲剧》这本书的封面后,上面有奥本海默的样子,蓝色的眼睛,我就知道该是哪个演员去演了。基里安是整部电影的核心,在他周围我开始思考,可以用哪些演员——我想和马特·达蒙在一起合作,我们曾一起拍摄《星际穿越》;选择小罗伯特·唐尼,他是一位非常棒的演员,在漫威电影中扮演过钢铁侠。在我看来表演的方式有很多,但一位真正优秀的演员首先必须保证真实,真实地诠释自己的角色。”

基里安·墨菲饰演的罗伯特·奥本海默定妆照(左)与原型照片对比

“所以我一直跟他们说,把自己投入到角色当中,不要考虑自己。很多人在看电影的时候都没有意识到扮演施特劳斯的人就是小罗伯特·唐尼。实际上,无论是墨菲还是其他演员,在拍摄过程中,我并不希望他们去模仿真实的人物,比如真实的奥本海默怎么走路、怎么说话,这些完全不用去考虑,他们需要表达出的是在深入理解后的那个人物。”

实景拍摄,“声音预示了真正的危险”

据介绍,诺兰在新墨西哥州贝伦打造了电影中的“三位一体”核试验场,其标志性特征是一座30米高的钢架高塔,以及奥本海默观看核爆炸的遥远地堡。而在电影中,包括原子弹爆炸的画面在内,皆选择以IMAX胶片摄影机实景拍摄,而非采用特效。

《奥本海默》工作照

《奥本海默》剧照

对此,诺兰表示,不仅仅是“三位一体”核爆测试,对于所有奥本海默经历以及想象的量子世界的画面,“我们都希望它可以是非常美丽震撼,甚至是带有危险的。我们希望大家可以感受到真实的爆炸以及火焰所带来的紧张感,而这些如果使用视觉特效的话很难做到,所以我们选择了真实画面实拍。”

“我的特效以及视效人员想出了许多方法,比如采用很小的事物,让它爆炸进行拍摄,在爆炸过程当中也使用了不同的材料,包括黑火药、煤等等。他们用这些材料做试验,在技术层面我们进行了很多试验,把所有这些物理具象的事物放到摄像机面前进行拍摄。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确保展示出的震撼场面同电影的视觉基调是一致的。”

“三位一体”的核爆场面无疑是电影中绝对的视觉高潮。在这一幕的处理上,诺兰呈现了真实的声音到达的延迟,在纯粹的静谧之中,灿若千阳的奇彩火光与蘑菇云令人咋舌——大概25秒的一系列画面后,巨大的爆炸声浪才在影院中滚滚袭来。“这样的处理,一方面是真实,另一方面利用最现实的感觉加强了戏剧性,其实声音到达的延迟和人物剧情也是相关的,在火光出现的那一刻有种近乎神圣的美感,但声音预示了真正的危险,带领剧中人和观众回到现实。”诺兰说。

过往,在诺兰的电影中,电影音乐总是被人津津乐道地提及。谈到此次电影配乐,诺兰表示起初自己并没有完整的概念,“但我有一个确定的想法,就是要用到小提琴独奏。小提琴是件音调非常不稳定的乐器,它所呈现的艺术效果完全取决于演奏者的技巧和情感。它可以在一瞬间非常美丽,也可以瞬间变得可怕或令人不快。所以,小提琴的声音有一种紧张感,具有神经质的风格,我认为这符合罗伯特·奥本海默高度紧张的智力和情感。我希望在这样的基础之上去完成这次的配乐,于是我们先去录制了小提琴的独奏,随着影片场景不断地变大,故事不断地发展,也加入了更多的音乐元素在里面。整部电影当中有非常多的配乐,累积起来要有45分钟到1小时,并且会随着剧情的变化一起变化。”

《奥本海默》工作照

诺兰对IMAX摄影机的偏爱和执著,众所周知。此次电影《奥本海默》采用IMAX65毫米胶片和65毫米大画幅电影摄影的组合方式进行拍摄,并首次使用IMAX黑白胶片摄影。

诺兰表示之所以采用IMAX摄影机,在于它拥有最高的分辨率和最高的画质,“IMAX最接近人眼所看到的真实效果。当我们拍摄黑白这部分场景的时候,我不希望减少画质的质量,我知道之前没有人这么做过。我们联系了柯达公司,委托他们生产相关的胶片,他们想办法在实验室开发出了这种胶片。我自己以及摄影师也在洛杉矶进行了黑白胶片的测试,当时就觉得非常漂亮,那时起就决定一定要这样拍。”

谈及此次拍摄《奥本海默》最大的困难,诺兰表示每次拍电影对于自己都是挑战。“因为有那么多组织和协调的工作要做,不同的场景也会有不同的挑战,但我非常喜欢导演这份工作。写剧本的时候,我也在想怎么把170页的剧本浓缩成一部电影的长度。拍摄洛斯阿拉莫斯场景时,那里是一片荒芜之地,而且冬天拍摄体感非常寒冷。这部电影的剪辑过程也是困难重重。但我就喜欢在完成一个阶段的工作后,迅速转换进行下一阶段的工作,这可以让我不断地保持对电影的新鲜感,不断地工作下去。”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财经,科技,游戏,体育,汽车

中国投资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财经,科技,游戏,体育,汽车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财经,科技,游戏,体育,汽车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