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锴生于江南、长于江南,后赴北方学习,师从袁非凡,并拜师曾永清学习北派笛子艺术,兼修南北诸家风格。技巧精湛、台风沉稳,是他的艺术特色。如今的金锴是上海民族乐团笛子声部首席,也是乐团的中流砥柱。
9月17日在上海交响音乐厅,金锴一袭黑色长衫登台,在笛声中缓行,以“云水三章”为名举办竹笛专场音乐会。这也是乐团人才培养计划“代表作工程”系列之一。该系列旨在委约作曲家为乐团的中流砥柱量身定制新作,并举办个人专场音乐会,推动海派民乐人才队伍成长。
音乐会上,金锴首演了吹管乐协奏曲《云水三章》。这是乐团委约青年作曲家李博禅为金锴创作的新作,分“向天边的云”“向水中的叶”“向远方的人”三章。
“博禅和我相识多年、多次合作,对我的演奏风格与个人气质非常了解。他的音乐旋律隽永,配器磅礴大气。”金锴分别演奏尺八、竹笛、箫,在三件不同乐器间切换,颇有挑战,“三种乐器有三种口风技术与气息感觉,更要表达三种不同的气质与人文内涵。”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是昆曲《牡丹亭·游园》名段,乐团特邀作曲家顾冠仁全新编配室内乐版本,描写杜丽娘游园惊春,见姹紫嫣红俱付与断井颓垣时的触景伤情。
“因为喜欢,所以想去学习、想去传承。昆曲六百年,自然与人文交织成无可替代的雅音。”近年来,金锴一直在探寻传统笛箫的文化脉络,经顾冠仁引荐、受乐团委派,他赴南京随江苏省昆剧院艺术家钱洪明学习南昆竹笛艺术。现场,金锴与江苏省昆剧院艺术家,也是张继青入室弟子的钱冬霞联袂,合作呈现了传统正宗的昆曲演奏艺术。
音乐会汇聚笛、箫、尺八等各类民族吹管乐器,展现了多元的曲目风格和多样的演出技巧。
“竹管吹出来的原始声音,就是风吹过门隙、石头、枯枝、松林所发出来的呼啸声。笛,诉说的是入世的人间,最终还是落到一个情字。”金锴说。
现场,《风吟》以低音大笛描摹一缕风吟,展现生命之初的蓬勃与悸动。笛子与乐队《秋湖月夜》,取材于南宋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展现秋湖月夜的悠远意境。《敕勒歌》灵感来源于南北朝民歌,描绘草原风物,展现北方民族的豪迈个性。双竹笛版《湖光》取材于越剧名段《西湖山水还依旧》,以清丽竹音展现清光粼粼的西湖美景。
“与其说箫是乐器,倒更像是文房雅器,最适合营造空灵悠远的意境。”现场,箫、古琴与打击乐共同呈现《凉州》,赞美亘古及今的丝路文化。
“尺八具备大自然的感染力,空灵、恬静,有时声音如疾风掠过。”《水行》通过尺八与手碟对话,描绘水的各种姿态,如雨滴轻落、如湍湍急流、如清泉婉转,为滋养大地、润泽心灵的水唱赞歌。
在主持人的穿针引线下,现场还能聆听金锴的音乐成长之路。从无私提携的前辈顾冠仁和钱洪明,到互为知音的作曲家黄磊和李博禅,再到并肩同行的乐团同事、琵琶声部首席俞冰和指挥姚申申,大家纷纷分享舞台背后的因缘际会和创排过程中的积累实践。
这是对金锴近年来民族吹管乐演奏感悟的一次全面展示,他也希望大家享受音乐会,“台上台下的朋友,有的未曾谋面,有的是师友同道,皆因音乐连接起茫茫人海中的相逢。人与人的相逢都是生活的馈赠。”
上海民族乐团将持续推进“代表作工程”系列,为业务骨干搭台。继“俞冰·爱”俞冰国乐传承作品音乐会、“一生所爱”胡晨韵唢呐协奏曲专场音乐会、“云水三章”金锴竹笛专场音乐会后,11月,乐团还将推出“声音地图”王音睿专场音乐会,展现打击乐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