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投资网 财经 倪泽望:当务之急是把香港资本市场搞活 引进创投机构解决人才留不住的问题

倪泽望:当务之急是把香港资本市场搞活 引进创投机构解决人才留不住的问题

“深圳和香港如果全面融合发展,对世界经济、科技是很大的推动,也只有香港+深圳才能发挥得天独厚的作用。”11月19日,深圳创新投资集团董事长倪泽望,在深圳举办的2023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家论坛上演讲时表示。

倪泽望在题为《加强深港创投合作,助力大湾区融合发展》的演讲中,从如何吸引人才、利用创投发展新兴产业的角度,对大湾区尤其是深圳和香港两地的融合发展做了分析和建议。

面对即将到来的人工智能时代,深圳能不能像在通信、互联网、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出现华为、腾讯、比亚迪等世界一流公司一样,在全球科技发展中一直保持领先地位,能否吸引到全球优秀人才是关键。倪泽望表示,深圳目前吸引的人才还是以国内为主,“做不到吸引全球的优秀人才汇集到深圳。”但香港作为国际化都市,对欧美顶级人才有一定吸引力。

“所以深圳+香港,一定是在全球人才、市场争夺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或者说是中国独特的优势,其它任何一个地方没有办法和深圳+香港相比较。”倪泽望说。

倪泽望指出,拥有5家全球排名前100的大学使香港在科研方面具有独特优势。“香港的大学一共有16个国家实验室,国家很多科研经费在支持香港的大学做科研。”但另一方面,香港的科研成果转化率更低,产业落地不多。

此外,倪泽望还指出,香港也面临留不住人才的问题。“内地来港就读3万多人,回港就业的人数才6000多人,大部分人读完书就离开了,对香港并没有什么贡献。”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我们发现留下的人更多的是当老师、进入金融系统,其他人找不到工作岗位,没有就业机会。”

对此,掌舵国内顶级创投机构多年的倪泽望建议,香港应引进一些国内外的头部创投机构,“创投机构进去是一个切入点,是一个桥梁,通过创投机构,它会引进一批企业落户香港。”从而促进大湾区的融合发展。

倪泽望也谈到了当下活跃香港资本市场的紧迫性。“现在联交所上有的企业交易量才几千块钱,如果再这样延续下去,就没有国内的企业愿意去香港上市,香港资本市场会变成一潭死水。”

“当务之急是要把香港的资本市场搞活。” 倪泽望说。

演讲全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上午好!

谈到大湾区的融合发展,我们一直认为,深圳、香港、广州为代表的大湾区融合发展一定会成为世界经济产业发展的奇迹。

我是做创投的,今天的演讲围绕创投这个行业,分析一下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未来机会。刚才梁董事长讲了大湾区几个城市在世界经济版图中的位置,经济总量13万亿,约占全国的1%。

今天这个板块的主题是“弘扬大湾区企业家精神”。我们看到在大湾区的优秀企业家占比非常高,比如胡润百富榜的1300多家企业中,粤港澳大湾区占了28.6%。高新技术企业、专利申请量方面,大湾区企业在全国都是独占鳌头。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上市公司数达到307家,形成了18个千亿以上的产业集群,包括5000亿到万亿级、1000亿到5000亿级的,这些都是大湾区重点发展的产业。

当然我们还有非常好的资本市场优势。大湾区有两个世界级的交易所,一个是深交所,一个是港交所,在全球市场都是非常活跃的资本市场。这一点非常难得,一个湾区有两个大的资本市场。广东省的上市公司数量,在A股也是遥遥领先。

大湾区融合发展,首先是深圳和香港的融合发展。深圳和香港如果全面融合发展,对世界经济、科技是很大的推动,也只有香港+深圳才能发挥得天独厚的作用。我们一直认为深圳的产业是全球的,但是我们的人才还是国内为主。深圳吸引了一批中国的优秀人才,但我们跟硅谷还有很大的差距。硅谷吸引了全球的优秀人才,我们做不到吸引全球的优秀人才汇集到深圳。

从这个逻辑来推演,如果我们吸引不到全球优秀人才,我们很难说在全球科技发展上一直保持领先地位。深圳吸引不到全球性人才,与我们的社会体系、文化、生活习惯跟西方国家有很大差异有关系。但如果深圳加上香港,就会对国际人才有一定吸引力,能够吸引到欧美顶级人才到香港生活,到深圳工作。所以深圳+香港,在全球人才、市场争夺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中国其他地方没有办法和深圳+香港相比。

深圳和香港的合作有什么样的优势呢?深圳的产业链完整,新兴经济企业多。深圳这个城市得益于当年香港的支持,没有80年代、90年代初香港的三来一补,把深圳的工厂建立起来,把深圳的人才培养起来,就没有深圳的今天。

但是深圳发展到今天,也有它内生的驱动力,是尤其这里的市场经济特别发达,民营企业竞争力特别强。深圳这么多年发展下来,每个时代都能诞生一个世界级的领先企业,这是难能可贵的。通信时代出现一个华为,现在做到全球一流;互联网时代又出了一个腾讯,也是全球一流;在新能源时代,那么多造车企业当中,脱颖而出的是深圳的一家民营企业——比亚迪。所以深圳这个城市确实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惊喜,每个时代都有一个深圳的企业,成为所在行业的代表和龙头。

下一个时代是人工智能时代,谁会是这个时代的龙头企业,是不是诞生在深圳这个城市,都是未定的。

再来看香港,香港有什么优势呢?它有大学、科研的优势。香港有5所大学位列全球百强,而且还有众多的国家实验室,香港的大学一共有16个国家实验室,国家很多科研经费在支持香港的大学做科研。还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分中心,这些都是非常好的科研基础。

但是大家可能会发现,香港的科研成果转化率更低。大家可能津津乐道大疆等项目,但是其它科研成果在大湾区和其它地方转化的成功案例很少。香港的科研投入这么多钱,特区政府都投了400多亿,这些成果不转化,某种角度来说也是很大的浪费。

当然我们也非常惊喜地看到,香港这几年的发展非常平稳。特别是这两年的特首施政报告,都在强调“双抢”。去年香港的报告我们读完以后觉得特别令人振奋,怎么香港也开始抢企业、抢人才了?以前香港几乎从来不招商引资,即使有招商引资也基本上流于形式。但是现在施政报告专门就这个章节写了很多内容。

遗憾的是,报告里面虽然写了,但是没有真正动起来,效率跟内地城市比还有差距。内地城市说干就干,香港抢企业、抢人才如果真正落实到位,香港就有希望。现在我们并没有感觉到这方面的紧迫感。

当然香港留住人才,还需要更多的机会,特别是工作机会。香港推出了高才计划、优才计划,大家光看数据觉得每年引进很多人。但内地来港就读3万多人,回港就业的人数才6000多人,大部分人读完书就离开了,对香港并没有什么贡献,而且很多是拿着香港的奖学金去读的书。包括香港的优才计划,获批的人最高峰有6万多人,但是7年以后留下的只有几千人。

我们特别强调,大学生毕业之后在当地城市留下多少很重要。深圳这个城市的大学不多,但是每年引进了很多外地的大学生。香港也好,其它城市也好,帮助深圳培养了很多大学生。我们要考虑怎么样提高香港的学生在香港本地的就业,而不是流失到其它的地方。这些政策都要复盘、检讨。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我们发现留下的人更多的是当老师、进入金融系统,其他人找不到工作岗位,没有就业机会。所以人才战略的核心是要有发展机会,你没有发展机会,别人就不会留下。

所以还要考虑怎么样和创业投资结合起来,鼓励更多的年轻人创业。创业投资在香港真正落地的比重是很低的。2021年深圳的VC机构投到创业企业的资金有1172亿,香港只有280亿。香港的创业氛围是不足的,它的创投力度也不够。

香港本土VC真正投资在新经济领域的还是比较少的,10年来,香港政府投入的研发经费达到446.9亿,但是这些钱没有转化成效益。

香港本土的上市公司,规模大的很少。我们梳理了一下,香港民营企业尤其在科技创新方面不发达,更没有大的企业。市值大于30亿港元的新经济领域的企业占比仅仅14%,企业体量太小,可能连佛山、东莞都赶不上,科技创新产业方面是香港比较大的短板。

在这种情况下,新兴产业机会不足,人才难以留下来,新经济企业招人难,创业投资不活跃,新经济企业生存难,就形成了一个负循环的怪圈。怎么样把这个怪圈打破?比如说引进创投机构来港、活跃本港创投行业、创业公司得到更多支持、为人才创造更多机会、新经济企业更好发展,就可以重新激发启动起来。如果一直不启动,香港的经济,至少在科技这一块是没有机会的。

我们建议香港继续引进一些国内外的头部创投机构。创投机构进去是一个切入点,是一个桥梁,通过创投机构,它会引进一批企业落户香港。

那么,投资机构怎么参与大湾区尤其是香港的投资实践,怎么和大湾区各地政府加强合作?有三方面:一是协同大湾区创业投资;二是创业孵化合作,把初创企业的科研成果孵化出来;三是资本市场合作。

当下活跃香港资本市场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如果香港联交所不活跃了,香港的金融也就麻烦了。现在香港最难受的是投行机构,投行都在裁员,都没有项目接了。当务之急是怎样稳定香港资本市场、怎样支持香港联交所。现在联交所上有的企业交易量才几千块钱,如果再这样延续下去,就没有国内的企业愿意去香港上市,香港资本市场会变成一潭死水。

所以对我们做投资的人来说,当务之急是要把香港的资本市场搞活。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倪泽望:当务之急是把香港资本市场搞活,引进创投机构解决人才留不住的问题

中国投资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倪泽望:当务之急是把香港资本市场搞活,引进创投机构解决人才留不住的问题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倪泽望:当务之急是把香港资本市场搞活,引进创投机构解决人才留不住的问题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