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选择机构的时候,可以参考一些机构的发展速度。下面小编来回答一下2019高考志愿哪些院校发展最快的问题。希望对你有帮助!
中国发展最快的12所大学
第12名上海大学
国家重点实验室(含培育):省部共建冶金及制备优质特钢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特种光纤及光接入网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第11名苏州大学
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江苏省干细胞与生物医用材料重点实验室。中外合作研究平台:剑桥-苏大基因组资源中心
第十名深圳大学
国家工程实验室:大数据系统计算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第9名武汉理工大学
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国家二级重点学科:材料科学、材料加工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船舶与海洋结构设计与制造、海洋工程、水声工程;国家重点培养学科:矿物加工工程985平台;绿色建材和新材料创新平台。
第八名华中科技大学
教育部直属综合性国家重点大学,首批“985工程”和“211工程”
中国传媒大学第七分校
国家重点学科:新闻学、广播电视艺术学;国家重点培养学科:通信985平台;数字媒体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第六名暨南大学
国家重点学科:产业经济、金融、文学艺术、水生生物985平台:海外华人研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第五名华中师范大学
国家重点学科:中外政治制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学原理、中国文字学、中国近现代史、农学、理论物理、文学艺术(培育)985平台:教师教育创新平台项目计划。
第四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9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融合经济、法律、管理学科与社会建设优势学科的创新平台。国家重点学科:会计学、金融学、金融学、民商法、经济史(重点培育学科)
第三名西南财经大学
二级国家重点学科:金融学、政治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985平台:中国金融创新发展优势学科金融学科群和创新平台。
第二名上海财经大学
国家重点学科:金融学、会计学、经济思想史、金融学(培育)985平台:经济学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第一中央财经大学
强势学科: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劳动经济学、统计学、数量经济学、国防经济、会计学。95平台:经济学与公共政策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这11所大学曾是“潜力股”
1.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这几年的进步在各大排名中有目共睹,武汉大学在一些排名中甚至仅次于清北。有很多人是是非非,对很多武大排名靠前的人持怀疑态度,但武大的崛起是大家“肉眼可见”的事实。
20年前,武大排名前20之外。合并学校的浪潮过后,集中整合优势学科,让合并的学校发挥出最好的化学反应。前校长李小虹执政六年,将武大变成了网络名人大学。珞珈山的美景和武大的人文情怀不断被筛选,极高的正面曝光率让武大更受人们关注,无形中增加了招生和人才引进的筹码。
武汉市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也使武汉的高校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与天津的大学相比,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况
此外,武大对校友资源的整合也可以算是高校的一个典范。凡是武大毕业的,都属于“武大帮”,连续三年校友捐款排名前三。2017年,“武大帮”带回武汉的项目达到1500亿,城市和高校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发展前景不可估量。
2.华中科技大学
武汉大学进步很快,同城华科自然不会闲着。但你把视野扩大三百英里,手拉手登上黄鹤楼上层,眺望远方的武汉双星。第四轮学科评估,华科14个学科进入A类,机械工程、光学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公共卫生、预防医学4个学科进入A类,比第三轮学科评估略有提高。中国新闻传播学的评价甚至超过了老牌强校武大,引来无数传媒学子的讨论。
武汉大学和华科的发展取决于武汉城市的发展。市政府大力投资教育,吸引人才来反哺城市的发展。除了科研成果的稳步发展,最难能可贵的是学生的创业和就业。近年来,“华科系”的创客在创业圈里风生水起,尤其是在IT领域。校友们将这种创业精神传递给了华科学子,使得华科在各行各业都有了良好的口碑。
高校的进步还是要靠自己的硬实力。从华中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到现在的华科,先后并入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建学院,发展有序。
2017年,华科产出优秀科技论文2058篇,全国排名第五。华科在大学科研实力排名中也上升到了第七位,这说明华科在科研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3.浙江大学
浙大的地位像杭州的房价一样暴涨,这十几年的发展很可怕。2018年1月ESI最新数据:浙江大学国际排名第130位,提升15位;18个学科ESI前1%,全国排名第三;8个学科全球top 1%,全国第一;五个学科TOP50,全国第一;7个学科前100,全国第二。在第四轮学术评估中,浙江大学以39个A学科排名第一。
除了排名,浙大的科研成果也是可圈可点的。五年间获国家科技奖34项,仅次于清华大学;2017年获教育部科学技术奖16项,并列第三;高水平科研论文数量和质量常年位居前三,SCI论文被引数量和频次居全国首位;2017年授权专利1738件,居全国首位。
在如此恐怖的排名和科研成果背后,浙大正在疯狂引进高端人才,包括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出学者、千人青年、国家优秀学者、诺贝尔奖获得者荣誉教授等。五年来,浙大引进的高端人才总数,几乎是部分985高校建校以来顶尖教师的总数。
江浙一直很有钱,浙大从来不缺钱,更舍得花钱。科研经费逐年增加,2017年甚至位居全国第二,办学经费总额超过100亿,仅次于清北。杭州作为中国最新的城市,在浙江沿海,浙大未来的发展非常令人期待。
4.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海内外徽薄之黄山,近中国而后首推中科大。”在中科大校园的草坪上,有一座“牛转干坤”的雕塑。两头牛低头,地动山摇,是中国科技的巅峰
一个高赞回答说:“专心科研的话,不用想太多。直接去中科大。”
5.上海交通大学
创办于1896年,当时名为南洋公学,与天津大学的前身北洋大学是同一创始人的兄弟关系。这一对中国近代最早创办的大学,现在都很有名,但和上海交通大学不可同日而语。
老一辈人讲中国四大名校的时候,总是讲“清北复南”。而现在,在新一代的眼中,早已变成“南北复交”,取代了与天大一分为二的南开,成为顶尖学府。曾经拱手让给西方,平分秋色,如今却独享风光。依托上海的快速发展,已经进入全国前5的行列。
除了上海的区位优势,上海交大崛起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人才制度的改革。与浙大的大量引进不同,上海交通更倾向于从海外挖掘人才。2007年设立了“人才引进绿色通道”,校长亲自担任组长。2014年,全面启动与世界一流大学接轨的“长期教学轨道——教师队伍制度”,推动学校教师向世界一流转变。“长期教学轨道——教职员工制”打破了大学科研的功利化倾向,让有能力的年轻人独立做研究,保证学术自由。
上海交通大学是世界一流大学,在人才引进和培养方面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人才的实力是高校未来发展的动力,有望交给未来。
6.北航
北航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表现亮眼,4个学科评为A级,3个学科评为A级,7个学科评为A-,A类学科(含A、A-)占23个参评学科的60.87%。相比第三轮学科评估,北航进步明显,航空航天学科继续称霸榜单,材料学科和信息学科也开始占据优势。
北航作为工信部直属的第一所高校,在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下,通过自身的科技创新机制,形成了大学发展的“北航模式”。13年来,北航获得12项国家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保持着一所高校连续获得国家高水平科学技术奖的纪录。因为地处北京,北航的资源更多,某种程度上已经超过了老王哈工大。
近年来,中国在航空航天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背后是很多北航人的心血。有了载人航天和探月这两个全民瞩目的项目,北航暂时没有其他的风景了。航天事业是国之重器,业之冠,北航作为同类院校的领头羊,将肩负更大的责任。
7.电子科技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一直以IT技术为核心,电子专业全国第一,通信工程全国第二。电子科技大学在这次双一流、学科评估中收获颇丰。入选“双一流”大学后,电子科学、技术、通信等。在课题选择上一直保持在A水平,计算机给了A,综合对比之前的测评结果,进步很大。
近十年来,中国互联网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与其相关的电子信息、计算机科学、通信工程等。广受青睐。许多企业在成都设立了自己的R&D中心或技术驱动工作室,这与电子科技大学的高素质毕业生不无关系
2017年9月入选“双一流”。在第四轮学术评价中,有9个学科进入20%,而在第三轮学术评价中,只有4个学科进入20%。在最新的高校实力排名中,上海大学经常以黑马的身份出现,令人惊叹。
上海和上海交通大学一样,背靠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上海,有着前所未有的机会搭上国家经济的快车。此外,上海市政府决定将上海大学建设成为具有较高影响力的研究型大学,不负众望。近年来的发展有目共睹,科研水平跨越式发展,大学排名不断提升。上海大学虽然是一所东拼西凑的大学,但是它的名气和实力已经超过了同时期的同类型大学,未来发展趋势极佳。
9.河南大学(非自主招生院校)
河南大学这次入选全国“双一流”,大获成功。众所周知,河南大学历史悠久。可惜的是,它是民国时期曾经轰动一时的老牌院校,却因为历史因素没能进入985/211。幸运的是,它成功登上了“双头等”快车。
河南大学曾经是一所由文、理、工、农、医、法六大学生组成的综合性大学。《世界著名大学》年入选大陆十大。追溯历史,它在民族危机的关键时刻,坚持在敌人面前办学,保存了民族的命脉。它的成就是当之无愧的。在这次学科评估中,何达大学虽然未能登顶A类优势学科,但拥有14个B类学科,已经超越了很多同等高校,是曾经双非院校的荣耀。
在不占据地域优势的情况下,河南大学依然恪守校训,孜孜不倦地培养学生。是一所安于中原的实力大学。作为为数不多的双非高校,此次入选“双一流”高校,足见其在新时代的不断进步。
10.深圳大学(非自主招生院校)
近年来,每年提升近百名学生,引领“新深圳速度”的深圳大学受到了很多关注。在改革开放的潮流中,深圳这个受益最大的小渔村,不仅在经济层面上搭上了快车,在教育方面也竞相分一杯羹。
深圳大学是深圳这座经济特区城市的一张名片。在学校前期规划的时候得到了清华大学一大批教授的支持。校长罗正其和夫人梁参与了设计和建设,在大批学者的帮助下,深大获得了很高的声誉。
资料显示,近年来,深圳大学国家自然科学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年均增长19%,学科发展ESI稳步提升。在“中国最佳大学”排名中,深圳大学从2015年的第106位跃升至2017年的第89位,进步很大。此外,在“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深圳大学从2015年的全球第778位跃升至2017年的第602位,在内地高校中排名第59位。
巨大的数字飞跃,说明它引领了高等教育跨越式、内涵式的“深速度”。
1.苏州大学
苏州大学,简称“苏大”,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去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工程。它的前身是创建于1900年的东吴大学。2000年前后,老苏州大学将苏州蚕业学院、苏州丝绸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医学院合并,组建新苏州大学。
苏大这几年经常出现在各种新闻头条。除了每年必刷的《全国十大最美高校》榜单,2017年世界大学自然指数百强榜单中也可以看到苏大的身影。在最新的第四科评估中,SUDA以2 A、25 B、14 C领先于同级别其他学校,可见其综合实力有所增强。
苏州大学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两点
苏州大学稳中求胜,是对苏州大学近年来发展的公允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