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最开始就是吟唱的,随着时代变迁就只是读了。读,能让我们感受古诗词的精美,但我以为,唱,也别有一种风味。”对于为什么要唱古诗词歌曲,上海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主任、歌唱家方琼如此说道。
12月7日在上音歌剧院,方琼率队上海音乐学院本、硕、博学生,连续举办两场“长相知”古典诗词歌曲音乐会,用歌诗之声,颂古典之韵,展时代之风。
一袭水墨丹青长裙,方琼款款上台,在百人乐队的伴奏下,用流动的音乐唤醒了古诗词。在清丽的歌声中,在遥远的音律中,台下观众也慢下脚步,在古风古韵中梦回古时。
值得一提的是,这两场演出也是“长相知”古典诗词歌曲音乐会走过七年的收官之战。
百人乐队助阵,演出规模空前
作为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项目,“长相知”古典诗词歌曲音乐会自2016年开演第一场,至今已在全国各地唱满20场。
在此之前,为了方便巡演,音乐会上的曲目都是搭配五六人的小乐队,小巧又精致。如今,台上不仅坐着上百号人的上海音乐学院民族管弦乐团,还有指挥家吴强坐镇,规模前所未有得盛大。
像赵季平作曲的《幽兰操》,是教科书级别的古诗词名曲。在巡演版中,方琼的身后站着钢琴、古琴、箫,如今,《幽兰操》摇身一变,首次以民族管弦乐队+古琴+小提琴的形式亮相,东西方音乐元素糅合互动,别致亦有新意。
“以前更学术,现在更接地气。乐器丰富以后,你感觉更有支撑,空间感更大,有一种丰满的感觉。”方琼的歌声穿过大乐队,直送最后一排观众的耳畔。和大乐队合作,她一样驾轻就熟、游刃有余。
从《诗经》到汉乐府,从唐宋雅韵到明清诗词,音乐会选曲尽显中华文化的瑰丽绚烂。
除了《关雎》《黄莺吟》《长相知》《幽兰操》等各具风味的独唱曲目,方琼还和36位学生同台,献演了《静夜思》《湖上风来波浩渺》两首混声合唱。《湖上风来波浩渺》当天首演,上海音乐学院教授于阳据怀旧之蕴蓄、发思古之幽情,为李清照的宋词赋上新曲。
受疫情影响,两首合唱的前期排练都是在线上进行,因为没有办法同声排练,方琼还要悉心为学生们一个个抽唱,难度和挑战空前。为了传承古诗词文化,这些年来,方琼始终坚持带着学生上台,身体力行带动身边人一起爱古诗、学古诗、唱古诗。
一台音乐会就像一场流动的盛宴,讲究荤素搭配,错落有致。在曲目的编排上,方琼也颇费了一番心思——现场不仅有赵季平、金复载、于阳、刘灏等当代作曲家根据古诗词谱写的新曲,也有从古代流传至今的琴歌,如《黄莺吟》。
琴歌多作于古人吟诗作画等雅集活动,往往用一台古琴伴奏,音调清淡、旋律平稳、节奏缓慢。《黄莺吟》只有短短七句,描述了暖春初至,黄莺翩飞,嬉游花林的美妙景致。为了更贴近当代人的审美,方琼特邀作曲家奚其明重新编配,将其扩成时长六分半的室内乐曲,用人声、箫声、琵琶声共同模仿黄莺的鸟鸣,色彩丰沛,清丽脱俗。
“我们现在是在舞台上唱,不管大舞台还是小舞台,场景都放大了,所以传播方式也得放大。”对于琴歌的传播,方琼与时俱进,强调器乐化、交响化,而不能仅仅停留于“出土文物”。
如果人在歌外,不可能打动观众
“你能理解古诗词,能找到古诗词的音韵之美,你就会有修养地去演唱,而不是一味地去展示声音。”对于如何演唱古诗词歌曲,方琼认为,没有秘诀,关键在于文化底蕴。
一台古琴一支箫,以前唱《阳关三叠》《胡笳十八拍》等琴歌,方琼一唱就是八分钟甚至十来分钟,有时也觉得寂寞难耐。走过七年,对于如何唱好古诗词歌曲,她也有了更多心得,“安安静静,沉得下去,你才能真正驾驭。深刻理解,身临其境,你才能有感而发。如果人在歌外,你是不可能打动观众的。”
从读过的书、走过的路到看过的风景,方琼将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感悟通通融入作品,进行二度创作, 唱出来的歌也和以前不一样了,“好演员是非常有代入感的。最好的音乐是真情地抒发内心,你的背后有技术支撑,但技术隐于无形。”
经过“长相知”古典诗词歌曲音乐会的漫长积累,方琼厚积薄发,结出了更多丰硕的成果。
今年夏天,由全国23支交响乐团联合委约、作曲家赵麟精心打磨一年的交响音诗《千里江山》在上海重磅首演。作为唯一一位歌唱家,方琼在第六乐章“万山入海”压阵登场,首唱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彭蠡湖中望庐山》。从上海夏季音乐节到北京国际音乐节,方琼用歌声点亮了八场《千里江山》,留下备受赞誉的精彩演绎。如今,《千里江山》在全国遍地开花,年轻的歌唱家们都是拿着方琼的首唱作为蓝本和参照。
从北京、上海、广州到哈尔滨、沈阳、呼和浩特,甚至台北,方琼把“长相知”古典诗词歌曲音乐会开到了全国各高校。每到一处,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刘红还会做导赏,深入浅出,风趣幽默,瞬间拉近了观众和诗词的距离。因为他们的星星之火,古诗词歌曲的演唱开始燎原,很多院校开始操办古诗词歌曲音乐会。
为什么坚持做古诗词歌曲的推广?
“古诗词是我们的根、我们的瑰宝、我们的骄傲,作为艺术教育工作者,你必须肩负起传播的重任。”方琼坦诚,在急功近利的时代,演唱古诗词要能耐得住寂寞,结果也没那么立竿见影,“但是有意义、有价值、有理想的事情总要有人做,你做好了,你就能影响和带动一大批人。”
与“长相知”携手走过七年,琵琶演奏家汤晓风从方琼身上感受到一位教师的宽广、一位歌唱艺术家的执着。跟随方琼的足迹,学生马卓瑶连续七年参演“长相知”,成长飞速的她翻看过往的相册,不禁泪目。作为 “长相知”的另一位常客,陈家坡以前是以学生身份和方琼同台,如今的他已然是上海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的青年教师,也投入古诗词歌曲的研究和讲学中。
虽然“长相知”暂告段落,但在挖掘、整理、推广、传播古诗词歌曲的大道上,方琼不会停下脚步。“清风匝地有声,微风润泥无痕。”方琼认为,传播需要润物细无声,慢慢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