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隆冬,斯皮尔伯格执导的战争大片《拯救大兵瑞恩》在中国内地公映。其时,距内地开启好莱坞大片引进已有五年,但当开场足足20分钟的盟军和纳粹攻防战呈现在大银幕上,画面之血腥惨烈还是令中国观众大受震动。如同1991年海湾战争带给中国军方的震动,开启了新世纪中国军事装备的大发展和大跨越。中国电影人,那些或许从小就怀揣一部战争片梦想的导演们,在行动。
众所周知,战争片是世界影史重要的类型片一员。“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人类历史的一个侧面,不啻为一部战争史。而多少军人一将功成,几何累累白骨埋于荒野?又有几多国祚兴衰与民族存亡,皆载在斑斑史书之中。将战争搬上银幕,自电影发轫勃兴之初,便有《战舰波将金号》(1925)《西线无战事》(1930)等战争片佳作堪为万世垂范。而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1905),虽是戏曲搭台,亦讲伐谋之道。
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电影业逐渐被纳入国家意识形态的宣传体系中,电影企业全面过渡到国有阶段,国家通过行政手段有计划、有步骤地干预电影的生产与经营。此后,1949-1966年这一时期通常被称为“十七年”,也是中国电影创作史上极为重要的发展时段。这一时期的电影创作受到政治局势、国际形势以及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以“回忆革命史,建设新中国”为主题,战争片自然彰显出其主要地位。
作为“十七年”时期创作经验最丰富的类型片,战争片迅速成为中华民族最为精彩的政治教本和精神支柱,对启发国民吸取战争教训,振奋民族危亡意识,讴歌革命英雄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平原游击队》(1953)中手持双枪的李向阳,对着垂死挣扎的日寇怒目圆睁,“放下武器!”
《渡江侦察记》(1954)中陈述饰演的情报处长,一句“干庄稼活的?肩膀上哪里来的红印子!”,让多少观众心提到嗓子眼?
《上甘岭》(1956)中,坑道内的战士们嘴皮干裂,那句“嘉陵江的水,可真甜啊!”打湿过我们的眼眶。
再至,《甲午风云》(1962)中,李默然饰演的邓世昌铁骨铮铮,亲自操舵“撞沉吉野!”血洒海疆……
《铁道游击队》海报
去年电影《铁道英雄》公映前,主演张涵予曾接受澎湃新闻记者专访。“小时候看完《铁道游击队》,就把我爸的鸭舌帽翻出来戴上了。站在我们院儿的锅炉上,拿着木头做的盒子枪,就跟站在火车头上似地喊,‘冲啊!’当年每一个电影出来,里面的情节都会被院里的小孩且得‘玩’一段时间。长大后能够在银幕上演小时候的英雄偶像,我觉得很幸福。”由他的这番话,便可管窥这些经典的画面与台词早已进入几代人的心田,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文革”动乱十年,“(那期间)上影厂搞过几部片子,但质量不怎么样。比如重拍《南征北战》,部队军装都是笔挺的‘的确良’,假得简直没法看。”上海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上海戏剧学院教授石川,在此次专题报道中向澎湃新闻记者转述他当年采访原上海电影制片厂厂长徐桑楚,后者的回忆。在石川看来,劫后余生的老一辈影人,最痛恨的就是“文革”电影中的那种虚假,但遗憾的是,那种虚假,直到前些年,还在一些手撕鬼子的“抗日神剧”中若隐若现,一再上演。这一点必须引起世人的警醒,“历史不能如此想当然地打扮。尤其是战争片,更应当严谨较真儿。”
《黄土地》海报
改革开放后,第五代导演集体登上历史舞台。陈凯歌导演初试啼声,便拍出了《黄土地》(1984)《大阅兵》(1986),他后来也是中国影史票房冠军《长津湖》(2021)的联合执导之一。周晓文导演拍出了《秦颂》(1996),李少红导演拍出了《解放·终局营救》(2019)。而活跃至今的黄建新导演,不仅是现今多部新主流电影的幕后监制,也拍出了《决胜时刻》(2019)。不得不提的是老而弥坚的张艺谋导演,除了曾拍出《金陵十三钗》(2011),他更在今年年初奉上了一部小而美的狙击战佳作《狙击手》(2022)。
《长津湖》《狙击手》海报
让我们把时钟拨回20年前,《拯救大兵瑞恩》公映三年后,随着内地院线制改革,中国式大片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由于战争片是个庞大的类目,这里只选取以现当代战争题材的电影佳作,曾名动一时的《赤壁》《墨攻》《投名状》等作品留待以后分解。同时,有中国内地资本参投制片的国际制作,如《决战中途岛》(2019)《灰猎犬号》(2020)亦不在此列。又及,这二十年间,国产电影中有战争场面的电影不知凡几。本文分析、讲述的对象还是以战争为主轴,或者在战争题材选择颇具代表性的电影为主。
《集结号》,“兄弟你在哪里?”
“兄弟你在哪里?天空又飘起了雨……”伴随着杨坤沙嗓的如泣如诉,情节横跨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的电影《集结号》片尾,用哀婉的小号和礼兵清脆的鸣枪致敬,集结了汶河岸边九连英雄们的英魂。这部2007年公映的电影,是中国式大片画卷徐徐铺展开来后,真正当代意义上商业大制作的首部战争片。
《集结号》海报
毋庸置疑,作为大片时代的发轫之作,同样有着“申奥(奥斯卡)”情结的张艺谋,当初拍武侠巨制《英雄》,对标的便是2000年李安执导的《卧虎藏龙》。中式大片启航之初,只会拍宫廷+武侠的物议四起。经过了五年的发展,冯小刚导演执导的《集结号》横空出世,终于填补了战争片的这项空白。
更为值得一提的是,《集结号》不仅接续谢晋导演在《高山下的花环》,以及上世纪80年代一众第五代导演在各自作品中对于战争本身的现实反思与人性探讨,更在视觉特效上,呈现了迥异于过往战争片“钦定”拍摄单位八一电影制片厂作品的喜人风貌。
上世纪90年代,伴随着国内经济的腾飞,韩国电影开始登上世界舞台。其中,以“南北分离”为叙事主线的战争片在20世纪初俨然蔚然大观,尤以《太极旗飘扬》(2004)为集大成之作。前有强敌,后有追兵的形势下,中国电影人的竞争坐标不再只是《拯救大兵瑞恩》《细细的红线》等好莱坞战争片佳作。
彼时,为追求战争场面的细节真实,《集结号》片方邀请了韩国的特效班底,片中的爆炸场面采用先进的气爆技术,最大限度还原了战争场面的惨烈与残酷。这在开场的伏击遭遇战中,指导员“就被炸两截儿了”,以及随后的汶河阻击战中敌方坦克与我方大炮对轰的场面中,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运用。形象而生动地展现了在现代热兵器的巨大破坏力下,人类血肉之躯如何被气浪瞬间抛掷空中,登时残肢断臂的惨烈画面。
学者石川回忆说,《拯救大兵瑞恩》开场盟军的抢滩登陆战中,救护兵拖着受伤战友撤离,又遭到一发炮弹击中。伤员登时被炸得只有上半截躯体,而受到声浪气波冲击的救护兵已然眩晕,恍然不知地拉着残缺的战友兀自拖行……
“这样的画面,应该说在世界影史上也是首次如此逼真的出现。而过往我们拍摄战争片,战场往往被塑造成主人公自我价值实现的地方,战争的真正血腥、残酷极少被涉及。建国初期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是不能表现战争的残酷。因为战争片都是要拿到部队作为宣教片放映的,出现这样的画面,可能会引起战士的恐惧和厌战情绪。”
“这就导致了我们过往战争片,在类似场面的处理上常常采取一种柔和的写意风格。比如《渡江侦察记》中,战士吴老贵在突破敌人江岸封锁时胸口中弹了,镜头不是直接展现他的血流如注,而是对准了他日常带在身边的军用水壶侧翻在地,里面的酒水汩汩地往外冒。再者,技术上的困难也是导致传统战争片多以象征手法表现死亡和血腥的原因。在我记忆中,一直到90年代,我们才有了安装在演员身上的遥控血包爆破技术。在那之前,身体中弹的场面都是靠‘演’,伤口的血浆要演员用手挤出来。类似‘酒壶残滴’这样的处理到今天也可以看到,《大决战·辽沈战役》《长津湖》中都出现了一条红围巾,在战斗结束后挂在树上随风飘动,身后是残阳如血。”
《长津湖》剧照
“从《集结号》之后,中国电影人就开始正面表现战争的残酷了,不再惧怕血腥的画面。包括今年十一档的《万里归途》,开场反映战乱某国遭遇恐怖袭击,也有类似士兵的身躯被炸断的场面。但这种画面,在尚未实行分级制的情况下,是不是适合青少年观众?还是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另外,电影视效更加逼真,技术装备不断进步,原本是件好事,但在运用时,也要严格遵循历史的合理性,更不能忘了‘小米加步枪’的客观历史。总之,要避免反现实主义的视效滥用。”石川说。
《集结号》的成功,还在于贡献出张涵予、王宝强、廖凡等一批硬汉演员,他们在其后也多次出演甚至执导过战争题材影视作品。其中,配音演员出身的张涵予凭借在该片中对谷子地的生动演绎,不仅取得金鸡奖最佳男演员提名,更摘得了百花奖。同时,也因为这批男演员的集体亮相,让新世纪国产战争片从八九十年代以“司令部真实”为主的展现视角,逐渐过渡到“战壕真实”中袍泽情谊的动人刻画上。这一点在本文提及的几乎所有战争片中,皆有不同程度的展现。
《集结号》剧照
《集结号》的成功,也在于文学剧本的优秀。著名编剧刘恒操刀剧本,不仅台词写得热腾腾接地气,情节上草蛇灰线、波澜起伏可谓尽矣备矣。“但也存在一个明显的矛盾,剧作前半部主要是写谷子地试图通过个人努力为战友挽回荣誉,但剧作最后却没能让他完成这个戏剧动作,而是借助谷子地以外的‘超然力量’,用一纸公文就解决了他努力多少年也没能解决的问题。这在剧作上显然是丢分的。这样的问题,也出现在之前、之后的很多国产片中。”石川说。
黑白的“冷”、斑斓的“热”以及《八佰》“被观看”的壮歌
严格意义上讲,陆川执导、2009年公映的《南京!南京!》,与张艺谋执导、2011年上映的《金陵十三钗》,并不能算作战争片。
这两部剧情片不约而同地将视角关注在中华民族永久的历史创痛“南京大屠杀”上。同时,仰赖其时国内电影工业的发展演进,两部电影开头均有不俗的日军攻城与我军守城的战争场面呈现,是以并举论述。
《南京!南京》海报
《南京!南京!》的一大突破,在于第一次在国产战争题材电影中,以侵华日军普通一兵角川的视角去展现故事。在学者石川看来,“这部电影实际上提出了一个‘另类历史叙事的合法性问题’。就是我们在讲述这段历史的时候,是不是只能像主流史观那样,只能从一个中国人的视角展开?《拉贝日记》(2009)《金陵十三钗》在这段历史的展现上,采用了外国人视角,但那是第三方非交战国的视角。《南京!南京!》之前,姜文的《鬼子来了》(2000)实际上已经开始用侵华日军的视角展开故事,但《南京!南京!》题材的敏感与特殊,让任何创作者在处理这个问题上都不能不慎之又慎。我记得这部电影的国内票房还是很不错的,陆川凭借该片跻身‘亿元票房导演俱乐部’,同时它的海外放映和销售成绩也非常不错,说明大部分观众对影片采用一个日本兵的视角展开故事是认可的。”
《南京!南京!》片场照,陆川在现场指导巷战拍摄,他身旁右侧为主演刘烨。图片自陆川新浪博客
“战争片肯定是中国电影的一个特色,但它也同样面临着一个跨文化沟通的问题。上世纪60年代,中国的原子弹爆炸后,著名的美国左派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曾致信周恩来总理,说你们宣传原子弹的成就时,应该考虑西方国家的观感——中国人一片欢呼固然可以理解,但不能指望西方人跟你们一起欢呼,因为原子弹在他们眼里显然是威胁。我认为这段典故,今天对国产电影的海外推广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我们当然要葆有自己的民族自豪感,这中间还要考虑到一种如何用世界语言讲好中国故事的问题。如果外国人仅仅把我们的作品视为一种国族神话的自我建构,那自然也起不到宣传和推广的作用。”石川说。
《南京!南京!》的另一项美学成就,过往常常被人忽略了。陆川曾告诉笔者,当年为了营建日军攻陷南京的场面,他专门查阅了国内外很多历史影像资料,包括日本目前存有的一些史料。“过往,我们看到的战争片,很多都是大轰大炸,这可能是在追求一种视觉刺激。但在很多历史图片中,我看到的却是炮弹打在城墙上,就冒起一阵白烟——这并不是说当年的战斗打得不惨烈,而是我希望在影片战争场面的刻画上,更追求一种纪实感。既要令观众有身临其境的‘在场感’,又要追求一种从来没有看到过的‘陌生感’。”
2001年,好莱坞大片《兵临城下》在国内公映,片中苏德两国精英狙击手的对决,令人印象深刻(《拯救大兵瑞恩》也有两处经典的狙击战)。狙击作战,因其在热兵器时代背景下,对士兵血性、意志与战斗技艺的凸显——怎么能一枪毙敌?怎么隐秘保存自己?本就扣人心弦。而暴露在敌人射界中被击伤的战友成为案俎诱饵,我方到底该救不营救?更是人性拷问与战场纪律的撕扯,尤具戏剧张力。
《南京!南京!》和《金陵十三钗》中都有巷战中的狙击作战戏份。同前者黑白影像中的冷灰相较,后者则是一派导演固有的色彩斑斓。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对标好莱坞和韩国战争片的高标在前,两部电影不论在士兵服饰、枪械道具乃至枪炮声响的还原上都已达国际标准。但该如何再现战争?是追求新闻纪实还是可以带有鲜明的主观色彩?它们各自提供了问题答案,也提出了日后延宕至今的问题。
《金陵十三钗》海报
举例,《金陵十三钗》中展现国军战士以“叠罗汉”的形式攻击日军坦克。如此近的距离,面对足以穿透血肉之躯的机关炮的连续速射,这能否取得意想的效果?固然荡气回肠,是否合乎战场逻辑则值得商榷。
作为新世纪反映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的扛鼎之作,集大成的《八佰》(2020)不得不提。有人说1991年海湾战争,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场被直播的战争,CNN暴得大名。但早在1937年淞沪会战,上海四行仓库保卫战就是一场“被观看”的战斗。独特的战场样态打动了导演管虎,随着他研读相关史料愈加深入,作为《八佰》的编剧,他在电影的片头字幕打上了这样一行字,“维持战争样态”。
《八佰》海报
好一个“样态”!四行仓库保卫战不得不打,实时战况就捏在布鲁塞尔国联会议的国民政府谈判代表顾维钧手中——其时,中国政府需要用战争的仍在持续,中国军人仍在一线抗敌的事实争取国际道义声援,说服国联向日本政府施压。这是一场要做给人看的戏,一场真刀真枪,真的要流血牺牲的“戏”。
在该片宣发期间,导演管虎曾接受澎湃新闻记者的专访。他笑言,好像每一个男性导演都有想拍战争片的欲望。“但我跟宣传团队定的调子,千万不要引导观众把《八佰》当成《拯救大兵瑞恩》,它也不是《1917》(2019)。我们这不是纯战壕的电影,或者说不是好莱坞式战争类型片。从反类型角度硬要去比,可能和泰伦斯·马力克的《细细的红线》(1999)有点类似,就是都关注战争中的人,把置身其中的人的生命体验放在第一位。这也延续了库布里克当年《全金属外壳》里的思考。最后那北越狙击手,她给美军带来了巨大的恐惧和伤害,最后被打成了筛子。随着镜头推近,原来是个那么年轻的一个女孩!这种反差和震撼是我想要的。”
从电影工业的集成与发展角度,《八佰》的进步不仅仅是生生造出一座“城”,留下主题公园,或是宣传稿上一句“亚洲首部全片使用IMAX摄影机拍摄的商业电影”可以附丽。更在于中国电影工业高速发展中的反刍,幡然回到艺术涵泳的思索。在片末字幕上,管虎领衔的“导演团队”和曹郁掌镜的“摄影团队”并列浮现。摄影师曹郁曾自述:“《八佰》在质感和色彩选择上,是从毕加索的绘画得到的灵感,毕加索蓝色时期画作上它的蓝色和黄色产生的透明感,让我觉得《八佰》是不是可以作成一首‘诗’。”
丛林中没有脸孔的敌人,流量偶像能否饰演领袖?
2017年公映的电影《芳华》,同样不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战争片。但这部军旅题材电影可能是新世纪后,唯一一部在内地大银幕上,涉及上世纪70年代末南疆保卫战情形的电影。不论片中是我军战士被击中随身携带手榴弹延时爆炸的惨状,还是女兵在野战医院救护“血人”伤员的场面,都令人重温起那场战争的壮烈与牺牲。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某些原因,片中的热带季风气候下,茂密丛林中的敌人全程没有一个露出脸孔甚至是身形,电影用躲在暗处的冷枪冷炮再现了两军的厮杀。
类似的呈现,在2016年公映的电影《我的战争》中也有。这部由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战争片,改编自巴金的小说《团圆》,讲述了一群平凡又伟大的年轻人为了保卫国家毅然决然远赴他乡,在残酷的战场上所发生的那些关于爱情、友情、亲情的传奇故事。
《我的战争》海报
《我的战争》的出现,是新世纪以来首部将镜头完全对准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题材的电影。虽然该片并没有取得很大的影响力,但它的出现,无疑为近几年来抗美援朝电影的集中出现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形成了某种参照。
2017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如何呈现这样一支威武之师、文明之师、和平之师的诞生与壮大?有著名战争片导演汤晓丹执导的同题材电影《南昌起义》(1981)珠玉在前,《建军大业》还是交出了一份不俗的答卷。作为“共和国三部曲”系列的第三部,该片由中国香港导演刘伟强执导(其后,他还执导了《中国机长》《中国医生》两部新主流电影》),韩三平担任总策划及艺术总监,黄建新监制,刘烨、朱亚文、欧豪、刘昊然、马天宇等一众青年演员主演。
《建军大业》剧照
《建军大业》除了延续此前该系列的全明星阵容,也提出了在新时代电影特型演员之路该如何走的问题。说起来,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十年间,电影中是避免出现领袖人物形象的。1978年的《大河奔流》首次打破禁忌,影片中扮演毛主席的是人艺著名演员于是之。他的长相和毛泽东相差很远,只是任务太重,只能交给有着丰富舞台表演经验的大师演员。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古月(饰毛泽东)、孙飞虎(饰蒋介石)、刘怀正(饰朱德)、郭法曾(饰刘少奇)、卢奇(饰邓小平)、刘锡田(饰陈毅)等一批著名的特型演员登上大银幕。其中,要数王铁成在1992年丁荫楠执导的电影《周恩来》中出演人民的总理,形象刻画最为成功,堪为绝响。
而在商业大片时代,如何让主旋律电影抓住观众,特别是青少年主流观影人群?《建军大业》做出了尝试——2021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电影《1921》和《革命者》也做了类似尝试——青年演员,特别是偶像出身的明星能否演好领袖形象?这一问题理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建军大业》公映期间,出现革命家后人公开质疑片中演员选择是否恰当的舆情,各方不可不鉴。
2019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电影《决胜时刻》公映。题材一律,前有李前宽、肖桂云夫妇联袂执导的《开国大典》(1989),后有韩三平、黄建新联合执导的《建国大业》(2009),《决胜时刻》同样在片中呈现了指挥渡江战役、布局经济工作和筹备政协会议等重要事件,更着力刻画了中共中央从西柏坡迁到北京香山“进京赶考”,全力筹划建立新中国开国大典的辉煌历程。
《决胜时刻》海报
多线叙事《金刚川》,重工业化《长津湖》
2020年,在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的大背景下,电影《金刚川》应运而生。片名乍听之下,就是金刚山下一条江。而做严肃的战史考据,则是志愿军入朝作战最后一役,金城战役中一次(其实就是一夜间)护桥、渡江战斗的改编。诚如《金刚川》中一位战士所言,“打完这仗,回家过安稳日子。”此役以我军的胜利,彻底把对手逼到了板门店停战协议的谈判桌前。
《金刚川》海报
除了战史选择上的精当,该片从开机拍摄到上映仅用时两个月(当年3月立项,8月开拍,10月公映),应该也是中国影史上一次创作奇迹。为了能够让电影如期上映,管虎、郭帆、路阳三位导演将影片分成了三组同期开拍,分别从三个视角——修桥的志愿军工兵连、美军空军,和志愿军防空高射炮兵来呈现影片的内容。
叙事创新上,《金刚川》也令不少影迷观众联想起当年年初国内公映的《1917》,以及之前诺兰导演的《敦刻尔克》(2017)——电影的故事在呈现上,被分成了四段章节,却在用不同的视角讲述同一个故事。由此时空双线被打通,在处处呼应、时时印证的叙事脉络中,逐步将战场情绪推到高点。
这里不得不提及电影中男主角张译的表演。过往他就善于饰演委屈到羞赧,善良到令人心疼的人物形象,此次由他饰演的张飞被给予了充分的表演空间。不论是之前同关班长组CP互动时,那一怔、一顿错的拿捏精到,还是在影片最后高喊“你莫跑,做个了断吧!”把肢体残缺的英雄气概,演绎得饱满丰沛、气贯长虹。
就像电影反映的是抗美援朝战事尾声的故事。其时,敌人虽然可以通过空中侦察,继而呼叫远程炮兵打击,英勇善战的志愿军一样也可以通过弹道分析,用喀秋莎火箭炮继而精准还以颜色——尽管两军实力依然存在巨大差距,但我们已经有了和世界上“最强之敌”掰一掰手腕的能力。“从战争中学习战争”,电影中的志愿军如此。这二十年间,中国电影人一样在奋勇追赶世界电影的先进水平。
2021年十一档和2022年春节档,接续上映的《长津湖》以及《长津湖之水门桥》,不仅是现而今中国影史票房冠军,更可视作对当下国内电影重工业实力的一次全面检阅。电影由内地和香港三位大牌导演,陈凯歌、徐克、林超贤联合执导,集纳了吴京、易烊千玺、朱亚文等一线明星,全景再现了长津湖一役的悲壮与雄浑。
《长津湖之水门桥》海报
值得一提的还有,该片编剧兰晓龙此前曾创作过现象级军旅剧《士兵突击》。某种意义上,《长津湖》不啻为剧中“钢七连”的前史追溯。由此,“一声霹雳一把剑,一群猛虎钢七连”的嘹亮战歌穿越了历史与现实的时空,当下达成了中国影史上鲜有的一次影剧情绪联动。
该片总监制及编剧(署名笔名黄欣)黄建新曾介绍说,“此次拍摄历时两年,其间的艰难困苦自不必提。光是调动的部队(参演)及群众演员就达七千多人,仅次于当年八一厂的《大决战》(1991、1992年上映)系列。”
学者石川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认为,《大决战》系列直到今天为止,无疑还是中国战争片的一个高峰。“但拍摄《大决战》》‘三部曲’几乎可以视作一项无法复制的‘国家工程’。中央首长督导推进,军区出面协调13万部队战士参演,里面的坦克飞机大炮几乎都是真家伙。当年的总投资就超过了一亿人民币。”
“且不说《大决战》,即便是早先拍《南征北战》(1952),原上海电影制片厂厂长徐桑楚就曾告诉过我,一个电影厂怎么能拍得了这样的片子?都是部队在后面支撑的。这的确可以理解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拍《南征北战》的时候,动用两个师的编制来配合你。当时有战士牺牲在片场,是按烈士待遇处理的。这也是为什么后来上影厂里面的军械道具全都是真家伙,当年留下来的,每一件道具都有自己的身份证号!过往很长一段时期内,美国人拍战争片靠的是砸钱,咱们靠的是背后的军队。而《大决战》就是这样的史诗级制作顶峰,它对标的是莫斯科电影制片厂的《解放》(1971)。”石川说。
通过《长津湖》和续作《水门桥》片尾长达近8分钟和10分钟的字幕,亦可管窥这部电影参演与制作规模的庞大。而这一次,则是由国内的民营电影公司牵头,博纳影业主投主控下拍摄完成的。由此见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几十年来,中国内地电影制作版图的演化与嬗变。
在石川看来,取得的成就固然可喜可贺,中国式大片经过20年的发展,也到了一个在高原基础上,如何迎来更多高峰的新阶段。“我觉得中国电影人对于‘工业化’的认知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现在一说电影工业化,就是用到了多少科技、多少视效。这就把‘工业化’看得太简单了。其实工业化说到底是一种集成能力。过去我们说现代工业是一种‘社会化大生产’,其标志就是福特汽车的生产流水线。流水线就是一种社会化、集约化,它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生产效率,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用尽可能低的成本来增加产量。从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人类两百多年的工业化成果,已经远远超越了过去数千年的全部积累。工业化使得人类文明大大地向前推进,它的核心就是劳动生产率的极大飞跃。”
“不能单纯从技术角度来评价工业化程度。不能说科技水平有了,视觉效果做得跟好莱坞差不多了,就是实现工业化了。如同《长津湖》这种电影,为什么我们说它具有了相当的工业化高度?因为它形成了一种高度的集成能力。那么多团队,甚至包括外国特效团队在一起合作,这本身就是一种极强的整合能力。以前的中国电影是做不到这个程度的。”石川最后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