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投资网 财经 78岁教授冲击IPO,估值500亿!

78岁教授冲击IPO,估值500亿!

1978年,武钢热轧车间斥巨资50亿元,从日本引进了一套无人值守管理系统。日本人安装完设备撤离中国时,就地销毁了所有技术资料,足足有三卡车之多。

现场目睹这一幕的冯裕才,被深深刺痛,立誓要做中国人自己的国产数据库管理系统。

从1980年写下第一条代码,四十多年弹指一挥间。12月下旬,冯裕才一手创办的国内第一家数据库公司“达梦数据”科创板过会,计划募资23.51亿元。。

业内分析认为,一旦成功上市,其市值将超过500亿元。

学术背景、教授创业的例子很多,但像冯裕才这样56岁创业、78岁高龄仍活跃在业务一线,40余年只做一件事的励志故事,极为罕见。

九死一生,破国际垄断

时间倒回上世纪80年代,国外公司研发的数据库产品步入商用阶段,中国数据库领域仍是一片荒漠。与冯裕才同岁的甲骨文创始人拉里·埃里森,彼时商业之路已风生水起。

在华中科大担任助教的冯裕才,边翻字典学英语,边自学数据库知识,通过翻看朋友从美国寄来的300多篇英文论文,逐渐摸清了数据库系统的工作原理和使用办法,尽管此时,他身边甚至没有一台计算机可供实践。

一个由冯裕才牵头的研发小组很快成立,历时6年,经过三次集中攻关,1988年,终于用Pascal语言自主开发出第一套数据库管理系统CRDS,为中国最早的数据库原型。

4年后,研发团队升级为达梦数据库与多媒体技术研究所,即如今的达梦数据前身,开始承担国家多项重要科研课题。

达梦这个名字,源自Database Management的缩写DM,承载的是冯裕才“产业报国”与“达成梦想”的朴素心愿。

从0到1,那时国外数据库产品还未进入中国,技术攻坚没有任何商业化产品参考,冯裕才的坚守,既孤独又艰难,团队面临人才、经费、基础知识等维度的多重考验。

他与很多诱惑狭路相逢。

有台商邀请他赴美从事数据库工作,能帮整个团队移民,条件是知识产权得留在美国,他拒绝了;有美国教授欲招他至麾下读博,但数据库研究成果得留在美国,他放弃了;国内知名研究所,能提供个人丰厚待遇,但无法支持数据库研究,他也摇头拒绝了。

2000年,已研发推出了数据库管理系统DM1、DM2的达梦研究所,正式迈出商业化的第一步,成立武汉达梦数据库有限公司,将产品及服务推广至政府单位、军方及合作企业。

一群象牙塔里走出的知识分子搞商业化,起初遇到很多困难。

国内信息化产业整体发展较晚,数据库产业错过了全球数据库发展的第一阶段,导致国外成熟的商业数据库产品进入我国市场时,迅速占领主导。

1989年入华的甲骨文公司,轻松“开疆拓土”,成为中国电信行业最大的数据库供应商。其与同期进场的IBM、EMC,基于关键技术的垄断,以IBM小型机、Oracle数据库与EMC存储设备,组成“IOE”三驾马车,吞下国内政企信息化的大量市场份额。

达梦几轮融资失败,差点倒闭,冯裕才一度自己掏钱救急,给员工发工资。

但很快,机会来了。

拒绝开源,走更难的路

IOE虽好,实在太贵了。

阿里巴巴管理层算过一笔账:将1万亿元GMV折算成数据量,再折算成需要的IBM小型机数量、Oracle数据库量、EMC存储数量的价格,每年需要给IOE 200亿元的采购费——正是国产数据库追赶的好时机。

冯裕才站在关键决策路口,开源or自研,他坚定选择了后者,团队自主编写所有核心源代码,不依靠开源数据库。

直接拿开源数据库的代码修改后使用,起点更高,但相当于在别人的土地上种庄稼,产品架构不易调整,短期内无法掌握核心技术,更不可能招揽到大型政企用户,尤其是对核心信息系统可靠性、性能等关键能力有更高要求的客户。

自研数据库博采众长,遇到问题能灵活调整,不过起点低、难度和风险高、成本投入大。

早年,部分互联网厂商及商业数据库厂商站在“巨人”肩上,基于开源数据库OEM进行二次开发,推出商业化发行版,使得常年数据库评测第一的达梦,一度排名垫底,失去不少项目收入和经费支持。

业务不等人,2004年,冯裕才带队打了一场硬仗:耗时7个月完成原计划2年半的研发工作量,推出DM4,产品性能大幅提升。

信息产业部组织的产品鉴定会对DM4的鉴定意见是,“在总体设计和关键技术上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从DM4到最新版本DM8,达梦成功研发出数据库集群软件产品,填补了国内同类产品的空白。

78岁教授冲击IPO,估值500亿!

产品成熟度及标准化程度较高。贡献总营收八成以上的软件产品使用授权业务,毛利率高得惊人,过去三年均高于99.5%,拉动主营业务毛利率逐年提升,从2019年的80.32%提高到今年上半年的97.12%。

78岁教授冲击IPO,估值500亿!

公司营收从2019年的3亿元攀升至2021年的7.43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近57%,去年净利润达4.38亿元。

在位于光谷未来科技大厦19楼的办公室,一幅题词高挂在冯裕才办公桌背后,为中国著名计算机专家、中科院院士张效祥所题,“坚持自主开发,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壮大。”

这是冯裕才创业的缘起,也是达梦成功的奥秘。

国产崛起,替代正当时

国际IT厂商凭借先发优势,垄断国内数据库市场,服务大量政府、海关、邮政、民航、国央企等核心客户,收取天价服务费。

这类厂商产品的“不可替代性”,在逐步瓦解。

在日益复杂的国际局势下,随着斯诺登“棱镜门”等数次重大信息安全事件的爆发,信息安全愈发受到国家层面重视,“去IOE”背景下,国产崛起。

数据库产业发展进入第三阶段,中国的数据库厂商数量明显多于其他国家和地区,为挑战传统数据库巨头带来更多可能。

就达梦而言,其已构建全栈数据产品解决方案,软件产品使用授权业务终端用户主要集中于党政、能源和金融等领域。

在数据库领域,金融对稳定性等运行性能要求极严苛,因而银行常用国际巨头的数据库产品。

最挑剔的客户,态度也在发生变化。6家国有大型银行中已有4家使用达梦数据库,中信证券、上交所、深交所等金融机构亦开始使用其产品。

2021年,达梦的金融行业软件产品使用授权业务收入,同比增幅超1000%。

Oracle、IBM 和 Microsoft等厂商,在国内手握近六成市场份额。在本地部署模式市场,达梦位列第三,前两名是Oracle与华为。

78岁教授冲击IPO,估值500亿!

“差距还是有的,但我认为差距不是在产品的功能和性能。”冯裕才认为和国外顶级数据库对比,最大的差距在于产品化程度和产品成熟度。

“我经常说一句话,产品是用出来的,只有足够的用户,产品才会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好。”

冯裕才的另一重挑战在于,阿里云等互联网巨头,也在纷纷加速布局数据库产业,结合其自身低成本的自研/开源产品,对达梦这类传统数据库产品形成强劲冲击。

“如何在与信息产业巨头的合作和竞争中发挥自身竞争优势,保持并提升公司在国产数据库产业中的地位,对公司而言将是一个较大的挑战。”达梦在招股书中表示。

78岁高龄的冯裕才,依然活跃在管理一线,保持着凌晨4点起床、洗冷水澡的习惯。即使将这家起初只有几百万产值的公司,做到了如今的上亿产值,他仍多次感叹,达梦“发展速度还是慢了”。

“我是一位坚持近40年,做自主可控国产基础软件的追梦者,是一位痛并快乐着的创业者,也是数据库中国梦的坚守者。”冯裕才还在以饱满的状态,带领达梦阔步向前。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78岁教授冲击IPO,估值500亿!

中国投资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78岁教授冲击IPO,估值500亿!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78岁教授冲击IPO,估值500亿!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