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区经历着快速变化,这些变化中的城市生活景象被一群喜欢写生的人记录到了纸上。日前,展览“老上海生活景象”在位于武康大楼的城市交集(URBANCROSS Gallery)举行。本次展览旨在观察老上海居住区的日常生活中的独特性,以及由此塑造的独特生活景象。
“写生上海”在武康路写生 摄影:Lily
2014年6月,“写生上海”由一群想要通过绘画探索上海的朋友创立,如今已发展成一个写生爱好者的社区。每周六,他们会选取上海的各个城市角落,探索和捕捉变化中的街头巷尾。不久前,恰逢展览“老上海生活景象”开幕,成员们就在武康大楼附近安排了一次写生。
在这些写生活动中,成员们发现,人们居住的空间曾经是个寺庙,或是隐藏在朴素外墙后面的奢华古代住宅,又或是埋在日常生活的废墟,还有些被破毁的房屋是用一些手头的材料修复的。由于老上海房屋里生活空间不足,人们利用起来外面的街道和其他公共空间,比如晾衣、储物或“私人花园”。也因为老房子的条件原因,“厨房”是在房子外面的,你会在弄堂过道看到邻居们同时出来一起洗菜烧饭。这些都使得上海的生活景象具有独特气息。
宋鸣明是“写生上海”的组织者之一,在做设计工作之余,喜欢通过绘画来表达在上海这座城市的所见所闻。她的写生常常记录了城市快速变化间隙的某些不经意的生活片段。例如在一次写生时,她无意中走入东江阴路236号,在看起来杂乱无章、毫无秩序的生活场景面前,宋鸣明和留在那里的居民作了交流,发现“这个建筑已经有两百多年历史,是灵山寺旧址,现在住着三十多户居民”,宋鸣明记录道,“我只能从一些很小的细节处分辨,他们在这混乱的生活表象下有秩序地生活着。”
展览现场 拍摄:城市交集 董光宇
现场展出作品《东江阴路236号的生活片段》
建筑师Tõnis Kimmel是“写生上海”的另一位组织者,来自爱沙尼亚,从2010年起住在上海。有一次,他往小南门地铁站走的时候,偶然间发现了一片令人着迷有墙有窗的迷宫,门廊通向一个又一个没有屋顶的空房间,他由此对上海的老城厢产生了兴趣。有一次,他在梓园前面写生,一对老夫妻让他注意到附近一棵粗犷的银杏树旁点的蜡烛——他们和Kimmel介绍,这棵800岁的树曾经所在的院子属于一座寺庙,如今寺庙已无迹可寻。“我意识到,那些仍住在那里的人们欣然接受这些历史,并且感到自豪。”
参展作品 ©️Tõnis Kimmel.jpg
参展作品 ©️Ye Daniang 夜大娘
参展作品 ©️Pan Xuewei
参展作品 ©️Ni Shujing 倪淑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