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大嘴式”营销和科技媒体的语境下,电动车赛道俨然一场信息娱乐系统的军备竞赛。
似乎对智能座舱不感兴趣的年轻人就是缺乏对世界的好奇,不配备8155或Q5芯片就免谈智能化,用户在车上不玩游戏、看电影、唱歌就算白买车。
古有“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今有“智能配置卷,人人都爱玩”。
从商业角度而言,对人机交互、芯片算力的投入可以短期见效,对消费者用车体验的提升立竿见影;而对三电安全、可靠、耐久性的投入,消费者并不能直接感受到。耐久性上,不开个3年5年,无从对比;安全性上,只要不出意外,消费者甚至永远感受不到这份投入。
虽然后者有些吃力不讨好,但如果一家公司目光足够长远,就应该充分地意识到,智能电动车的本质是“电动车”,而“智能”只是一个形容词。
在别克Electra E5这款即将上市的新车上,上汽通用展示了它作为传统汽车制造巨头对三电基础性能的追求和对电动车本质的敬畏。
从1996年发布的EV1,到2013年推出的雪佛兰Bolt,以及后来的上汽通用别克微蓝6/7、凯迪拉克锐歌(Lyriq)、悍马EV,通用汽车在电动化领域步步为营。
而即将上市的别克Electra E5,是别克首款基于奥特能平台打造的大5座SUV。
将起火风险控制在电池包内
与“智能派”营销重点截然不同的是,上汽通用工程师在讲解别克E5时将安全性话题摆在了PPT的第一页。根据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发布的数据,2021年全国新能源车发生火灾事故约3000起,起火概率约0.038%,而燃油车起火概率为0.01-0.02%。简单换算,新能源车起火概率是燃油车的2-4倍。所以,相比里程焦虑,消费者更应该有“安全焦虑”。
别克Electra E5通过在静置、充电、行驶及碰撞等全场景多层级的安全防护,实现安全保障。
从最小单元电芯说起。别克与供应商合作定制了专属配方811正极电芯材料,比如在电池正极定向掺杂稀土元素锚定游离氧,减少氧的释放量,比基础配方提升10%热稳定性。此外为电芯原位涂层包覆搭建核壳结构,减少正极发生负反应,降低氧的释放量。
每两块电芯之间采用航天级隔热材料气凝胶,有效降低电芯间热量传递;每个模组间还配置了独立液冷板,比起业内常见的电池包集中式液冷板设计,换热效果提高约10%,可以控制电芯间的温差在1摄氏度,确保工作性能一致性。
电池包壳体的高强度井字形结构,采用多根1500MPA超高强度钢横梁进行加固。上盖总成采用1500MPA超强侧边防护梁,托盘总成采用1000MPA的底部防护。尽可能将发生碰撞后的冲击力挡在电池包外。
如果说上述设计都是为了预防电池失效,那么接下来的专利设计都是为了应对一旦电池失效起火后的补救场景。
比如,电芯模组上盖安装了排气通道,一旦受到撞击或穿刺,电芯模组能快速将电芯热失控产生的高温气体和物质排出,降低对周围电芯伤害。整包级别同样配备泄压阀排气通道,结合后置大面积高通量防爆阀,可以迅速排出电芯热失控产生的高温气体。
此外,针对电池起火中经常出现的像烟花爆破一样的“拉弧现象”,电池包内部采用了由特种橡胶和特种塑料制成的绝缘材料,高温下不会软化变形。由此可以让高压元器件有效保持绝缘,确保不会因为高温引发电弧造成次生灾害。
其电池管理系统也采用无线连接,减少90%线束和大量连接器、接插件,降低传统线束老化带来的故障风险。并且可以支持软件更新,不断优化管理水平。
还有集成气压/温度/电压三重传感器构成的云端监测系统,全天24小时不间断、高频率的监测电池包和电芯状态。一旦检测到电池热失控风险,主动唤醒电池管理模块,并在第一时间自动采取快速冷却,保障电池包安全。
在解决续航焦虑方面,别克E5也有巧思。比如电机采用扁线工艺,相比圆线可显著提升功率密度等。
电动车的本质仍然是制造
别克Electra E5对三电系统基础性能面面俱到的背后,以武汉奥特能超级工厂的制造工艺作为支撑。
工厂电池车间的模组上线工位首次融合“机器人、3D点云视觉、力控感知”技术于一体,安装精度可达0.2mm,有效避免模组在组装过程中由于磕碰造成的潜在安全风险,确保装配过程电池零损伤。
电池模组拧紧工位首次使用六轴全自动一次性拧紧的装配技术,相比同类工艺效率提升50%。
电池包的涂胶、合盖、拧紧工艺,全部由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机器人来自动完成,安装工艺实现测量精度小于0.1mm。
在电驱车间,从制造、测试、检查全过程,实现微米级超高精度加工。
如果说制造水平决定了一件产品质量的上限,那么品控则决定了产品质量的下限。
武汉奥特能超级工厂电池车间的整包电测工艺可模拟电池包在整车上的真实运行工况进行电性能测试,包含15个测试步骤和3000条测点内容。
值得一提的是,常规的密封性测试方法耗时长且易受环境影响,因此武汉奥特能超级工厂通过对现有泄漏测试曲线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运用机器学习方法建立预测算法模型,实现泄漏测试时间的缩短以及不同温度下的泄漏量自适应补偿,确保产品交付质量。
最后
相比以智能化为核心的新势力,传统车企更偏向于在制造、质量方面下功夫。前几年某新势力公司创始人的一句“造车的本质在于运营,而不在于制造”,折射出新势力们对汽车行业缺乏敬畏的心态。
现在,一台新势力智能电动车或许能自动变道超车、进出匝道、与人聊天,但车内的电路板却经受不住小孩的一泡尿——连最基本的密封性都无法保证。
都说时间会给出答案。那么,究竟是遵循摩尔定律的算力盛宴成为主流,还是尊重品质耐久的造车理念屹立不倒,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