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投资网 百科 如何应用景深原理拍出好片

如何应用景深原理拍出好片

如何运用景深原理拍出好片子?

首先,景深的概念

拍照时,必须聚焦景物,才能形成清晰的图像。然而,在某些情况下,例如,当拍摄位于不同距离的各种场景时,选择对焦目标、焦点在哪里以及如何清晰地拍摄所有场景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在动态摄影中,被摄主体的位置是不断移动的,调整特别困难。在这种情况下,胶片样片可以不失时机、放心地拍出清晰的照片。这些都是应用景深理论和方法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首先,做一个小实验。将装有后置毛玻璃对焦设备的相机或装有景深预测装置的单镜头镜盒放在三脚架上,以45左右的角度面对一排杨树,选择一个距离适中的作为对焦目标,然后一边旋转光圈环一边仔细观察。这时候你会发现,随着光圈的开合,场景的清晰范围在不断变化。当光圈增大时,景物的清晰区域减小;当光圈关闭时,场景的空白区域会扩大。这个清晰的范围在摄影中被称为景深。无论聚焦在任何物体上,物体前后都会形成或大或小的清晰区域。所以景深也叫区域瞄准。位于该区域的所有场景都能形成清晰的实像,而其他场景则留下模糊的虚影。

根据镜头成像理论,焦点只有一个,即只有对焦目标才能在照相底片上形成清晰的图像,对焦目标前后会出现一个清晰的区域——景深。

第二,制定景深标准。

什么是清楚的,什么是模糊的,这些词比较模糊,每个人的理解都不一样。所以需要对场景的清晰度设定一个客观标准,作为衡量景深的依据。本标准规定:

1.物体弥散圆的直径在四分之一毫米以内。

2.观看照片的距离为25厘米(视距)。

比如从明视距离看一张照片,图像的清晰部分说明其弥散圆的精细度是达标的。当它没有超过规定的四分之一毫米时,在眼睛里几乎就是一个“点”,感觉不像点,也就是说,它的清晰度是符合要求的。照片中图像模糊的部分说明弥散圆已经超过了规定的极限。按照这个标准,拍照的时候,景深范围内的所有场景的清晰度都能达到要求,看起来也不模糊。

色散与透镜的焦距有关;各种镜头焦距不同,对色散环直径的要求也不同。长焦距镜头的焦距不同,对色散环直径的要求也不同。对于长焦距镜头可以放宽,对于短焦距镜头可以严格一些。一般色散环的直径限制在镜头焦距的千分之一。按照这个标准,250mm镜头的色散圆直径是250mm /1000,也就是1/4 mm,用这种镜头拍摄的照片,在明视距离下观看,具有标准清晰度。镜头焦距500 mm的话,色散圆直径是1/2 mm,比规定的大一倍,看起来很模糊。问题不在于500mm镜头的清晰度不达标,而在于观看照片的距离没有相应加宽。随着焦距增加一倍,观看照片的距离也必须增加一倍,即在500mm处观看时,分散的圆不是圆而只是像一个“点”,图像仍然清晰。看照片要以焦距为视距,所以只能以250mm镜头拍摄的原始照片为准。如果镜头焦距小于250 mm,比方说50 mm,色散圆直径为1/20 mm,把照片放大5倍,增加5倍视距,色散圆直径还是够标准的。

以焦距的千分之一作为色散圆直径的极限是最低标准,很多镜头的清晰度标准都比这个高,比如焦距的百分之一千五。因此,必须考虑到这种情况

3.影响景深的因素及其规律

光圈、相机距离、焦距对景深的影响,光圈与景深成反比。光圈大,景深小;小光圈,大景深。例如,f16的景深大于f2。相机的距离与景深成正比。拍摄距离远,景深大;拍摄距离近,景深小。例如,聚焦在10米的景深大于聚焦在1米的景深。焦距和景深成反比。焦距长,景深小,焦距短,景深大。例如,焦距为100mm的镜头的景深效果小于焦距为28 mm的镜头。

影响景深的除了光圈、相机距离、焦距之外,摄影师对虚化圆的要求,也就是允许的虚化圆大小,也与景深密切相关。允许的模糊圈大小也与景深密切相关。当允许的模糊圆较大时,如接触印刷或小倍率拍照,景深会较大;例如,当允许的模糊圆较小时,在以高放大率拍摄照片时,景深会较小。

光圈、相机距离、镜头焦距、允许模糊圈大小对景深的影响规律是相对的,即当这四个因素中的三个相同时,另一个因素对景深的影响规律成立。否则,这些“定律”就不一定成立。比如镜头对焦在2m,焦距为75mm时,f16的景深为1.5-3.1m,而对焦在5m时,f11的景深为3-11m。小光圈(f16)的景深为1.6m,而大光圈(f11)的景深为8m,这是因为拍摄距离不同。

摄影距离与景深成正比的定律还有一个前提,即摄影距离在超焦距之内。如果拍摄距离超过过焦距离,第一,拍摄距离越远,景深越小,而不是越大,与原有规律相反。

第四,最小景深和最大景深

景深的控制是摄影的主要技术之一。通过使用该控件,我们可以减少景深,只清楚地显示重要的对象并使其突出,从而隐藏不必要的对象。我们还可以扩大景深,让所有的拍摄对象都清晰地展现在正面,展现出其中的每一个细节。尽可能调整最小景深或最大景深可以增强上述效果。这也是景深最重要的两个应用。

获取最小景深

在一张照片中,小景深的效果可以使环境模糊,主体清晰,是突出主体的有效方法之一。景深越小,这种环境下的虚贴越强,主体越突出。摄影也将这种小景深技术称为“选择性对焦”。景深越小,对焦的选择性越强。

在拍摄中,最容易获得最小景深的方法就是使用最大光圈。如果光线太亮,用最大光圈配合相机上最快的速度,曝光仍然过度,解决方法之一是使用“灰色滤镜”;第二种方法是换成胶片速度较低的胶片。除了使用最大光圈之外,缩短拍摄距离,换上更长焦距的镜头也可以降低景深,但需要注意的是,拍摄距离太近会使前后景的透视感过强,导致失真。

在不影响构图效果的前提下,采用“最大光圈最短的长焦长焦距镜头”可以获得最小景深效果。

获取最大景深

为了使所有拍摄的场景都清晰地出现在屏幕上,需要有尽可能大的景深。景深越大,拍摄的场景清晰度越高。获得最大景深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缩小光圈,尽可能使用相机上最小的光圈。如果光线太暗,使用最小光圈时,对应的快门速度太慢,就无法用手持相机拍摄。解决方法之一是使用三脚架或s

在拍摄实践中,当你需要知道具体的景深范围时,你可以去查相机上或书上的景深表,也可以自己算出实际的景深范围。

镜头里的景深表

大多数相机都有简单的景深表来观察景深范围。相机上景深表的一些位置在镜头筒上,在镜头上的光圈刻度和距离刻度之间。对称光圈系数如“16,11…11,16”用来表示某个距离上每个光圈的景深。比如用f16拍摄时,景深表上两个对称的f16标记所指的距离刻度是指景深的远极限和景深的近极限。相机上的一些景深表位于相机的对焦按钮上。通常,使用一组“U”形线。“U”的两端用于指示距离标尺上的景深范围。

相机上的这种景深表只能作为了解景深范围的参考,因为除了相机上无法做出准确刻度的客观原因之外;这个景深表的厂家定义标准也有一定的随意性;更重要的是,厂家不知道你对不同照片的清晰度要求,也不知道你要放大什么尺寸的照片。所以在需要高清图像的时候,或者需要高倍率的时候,就需要掌握比实际光圈大一两步的景深范围。如果拍摄时使用f11,按f8或f5.6掌握景深。反之,当需要相机上f11指示的景深时,使用f16或f22拍摄。这样可以在高倍放大照片中达到预期的景深效果,或者提高景深范围内的图像清晰度。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如何应用景深原理拍出好片

中国投资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如何应用景深原理拍出好片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如何应用景深原理拍出好片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