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标厦门集美的情趣内衣工坊是怎样设计和生产内衣的?对于大部分时间颠沛流离在道路上的卡车司机,谁来为他们设计一款合乎卡车里逼仄的尺寸的床垫?我们在直播购买的20块钱5束鲜花的发出地——斗南鲜花市场是个怎样的存在?每当大家想要买什么可可爱爱的小玩偶而难以实现时,为什么总会“压力给到义乌这边”?
在当下这个时代,消费者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与活力,一件件包裹前仆后继地抵达,用以餍足我们难以填满的消费欲望。但或许你偶尔也好奇,这些商品是怎样被生产、被看到和来到我们面前的。
《这货哪来的》海报
2月22日起开播的《这货哪来的》尝试对以上问题给出答案。这是一部关于小商品和小生意人们的纪录片,这部纪录片的导演、同时也是《人生一串》的导演陈英杰介绍,“这货哪来的”这个片名是灵感偶发所得,也符合片子的江湖气质,在他看来,货是线索、是抓手,“使用一个问句,意在制造一种追溯感”。
一场场关于货品的溯源之旅
《这货哪来的》也正是一场场关于货品的寻根溯源之旅:物质日益丰富的时代下,人对物的感知、想象乃至使用它们时的幸福感却日益消退,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到“货品是由一双双有温度的手做出来的”,陈英杰将这些小卖家的故事形容为“大国制造的毛细血管”,他们有些看来或许不起眼,但是却是构成我们当下生活的重要部分。
《这货哪来的》主创团队以当代人的几大需求为线索,将六集内容分别命名为:美学大卖场、体面提货点、治丧救助站、仪式养成班、奇趣杂货店与舒服供应链。在每个门类的具体选材时,团队通过货品间的差异化,映照出形形色色、更加广袤的社会图景。
陈英杰导演(右)
陈英杰介绍,纪录片的第一功能就是提供信息,“得说点你不知道的事儿”,中国的制造业门类是全世界最丰富的,大国重器之外,中国制造的这些边角料似乎总给人一种“灯下黑”的感觉,但其实有很多可挖掘的故事。
除了提供信息量,陈英杰还希望在纪录片中呈现每一个行当中的门道、讲究和当地的传统以及风俗,比如在第一集中讲情趣内衣的部分,导演用一种平行剪辑,一边在讲述当地夜幕下上演的热闹高亢的传统芗剧,一边呈现情趣内衣设计师秉烛拍摄暧昧氛围照片的场景,响彻整个小镇的芗剧也不绝如缕地传到年轻的情趣内衣设计师耳中,两种生活方式在对冲中更显出张力。
《这货哪来的》剧照
探索一个城市中某种产业带是怎样形成的、它们呈现出怎样的喧腾面貌也是导演组们的兴趣所在,比如为探究小家电的产业,导演组去了慈溪市、中山市以及苏州周边的许多市镇;对于种植、养殖的一些东西,导演组会去到它们所生长和销售的地方,比如全亚洲数一数二的鲜花市场云南昆明斗南花市。
《这货哪来的》剧照
关注巨型产业链,纪录片也关注那些我们易于忽略的,分集导演以制作卡车上的床垫的案例谈到,中国有3000万卡车司机,中国90%以上的陆路交通的运输全由3000万的卡车司机承担,他们几乎都睡在车上,由此才有了专门为卡车上奇奇怪怪的尺寸定制床垫的商家。
“美学大卖场”
观看《这货哪来的》像是在逛琳琅满目的商场,它的色彩是极饱和的、剪辑也是明快的。在其中,有一闪而过的手机壳、假发、不锈钢雕塑、鱼缸造景、殡葬用品……流水线上的万千货物,镜像着百态人生。
导演介绍,在这部纪录片中呈现的是物的汪洋大海,比如第一集“美学大卖场”选的都是视觉上好看的,情趣内衣就是好看的一部分,第二集“舒服产业链”讲了炒菜机、赛博厨师等等能让人身体上获得解放的。
《这货哪来的》剧照
“总之就是从人的六种需求中找到好玩的产品并讲述它的故事,我们每一集有三个线索,这三个线索怎么解读是一个很有讲究的事。”陈英杰说。
比如第一集有三个线索:其一是只讲手机壳中那些要被淘汰的尾货,有一帮收手机壳尾货放在平台上卖的人,10块钱卖3个、5个,这其实是拯救了一些即将被毁灭的边角料;其二是关注到手机壳是手机的衣服,“手机的衣服是穿在外面的,有一种衣服穿在里面的,所以我们引出情趣内衣这个线索”;第三个是经常被我们忽视的不锈钢雕塑,“我们关注房地产、园林公司大批量的不锈钢雕塑都是哪儿产的?后来我找到这个地方是河北曲阳,原来的是一个石雕之都,因为经济危机也好,国外的出口也好,不锈钢的东西逐渐抢了石雕的风头。”陈英杰介绍。
由此,手机壳、情趣内衣、不锈钢雕塑这三个物构成了“美学大卖场”这一集,这三种商品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市场占有量都很大,这也对应了“大卖场”的主题。
人的韧性
当远方的水果、海鲜或者手工品来到我们面前,它本该带给我们很多满足感,但是我们却总觉得幸福感不如从前。
所以在《这货哪来的》作品中,陈英杰和团队的导演们也将镜头对准大时代下的小生意人——在飞速变化的时代,一笔笔交易就是他们每日的生活缩影。他们中有极有想法、极为开明的,比如情趣内衣的设计师和生产厂商;也有因为亲身经历而能够对他们共情的。但他们都坚定乐观、有勇气,也有智慧,他们让货品不被时代洪流淹没,甚至成为各具风格的地域名片。
“我们希望通过寻根溯源,让大家看到每一件物都是一双双有温度的手给做出来的,你再拿到这么一个东西的时候,你也许会多看它两眼,甚至你会想这个东西背后会不会有什么故事,这最终可能会让你感觉到更幸福。”陈英杰说。
他们每天面临着订单、开销、物流、材料,每天都是生死攸关的事情,他们需要在生意和生活之间努力去调整节奏,“这是一种极强的人格力量,或者说人的韧性。”陈英杰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