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投资网 财经 总制片人白一骢:“死磕”出来的《三体》

总制片人白一骢:“死磕”出来的《三体》

电视剧《三体》近期收官,点击率与口碑都不错,对于一部创制作难度极高的科幻电视剧来说,这一切来之不易。据总制片人白一骢回忆,第一天开播,他就致电导演杨磊,两个男人在电话里泣不成声,“事儿确实很困难,前前后后搞了七年”。

电视剧《三体》收官海报

从2016年接触这个项目开始,到2023年播出,七年时间,一部电视剧,是行业内非常罕见的创作周期。其中艰辛,白一骢历历在目。“做了这么久,说起来好像挺感人,但实际上是对这个项目的所有人,是一个时间的消耗。”

剧本前期就做了4年,一共做了20多版改编方案。实拍阶段历经126天拍摄,辗转舟山、横店、北京、黑河、天津、河北、杭州等多地,大大小小涉及了200个左右的场景,除红岸基地和作战中心的内景是搭建外,其他外景均为实景拍摄,甚至去了粒子对撞中心、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三体游戏在开拍之前就做了大量论证,为了能让观众感受和书中描述的游戏世界更加接近,最后选择用扫描动捕的方式来做,动捕技术也是首次在国产剧中大规模的使用,这是技术层面上的一个挑战,也是非常大胆的尝试。

“做三体,等于我们是在科幻这个领域‘开荒’。‘开荒’意味着过去的经验帮不了我们。”

红岸基地

“主很满意”

“这个项目差不多在2016年,就跟腾讯敲定了。”白一骢回忆,“我不太清楚平台对这个项目具体的预期是什么,基本的商业逻辑当然是希望不亏稳赚。但这个商业压力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腾讯并没有给到我们制作方,他们还是希望做好内容。我只能揣测,对于腾讯这样的大平台,对于《三体》这个IP,他们可能希望能做一个面对全世界,都不至于丢人的科幻作品。所以在商业回报、播放量上,他们对我是比较宽容的。”

《三体》书影

同时对这部作品报以无条件支持的,还有原著作者刘慈欣。“刘老师是非常平和的人,他对我们没做什么限制。他来拍摄现场的时候,就说:你们尽力拍,反正我的创作已经结束了,现在是你们的创作,我不干涉你们的创作。我觉得这是一位伟大的创作者,对其他创作者有着很多包容和尊重,非常感谢他。”

各方的支持和包容,让整个创制作团队有了底气,但要面临的问题,依然是“关关难过关关过”。首先是剧本改编,《三体》作为有一定门槛的科幻作品,原著粉和普通观众很难同时满足。“如果太原著向,肯定有很多普通观众进入这个故事会比较难,比较累。但只考虑普通观众,很有可能原著粉看起来觉得:你这什么玩意儿,把原著降智了。这是个两难的抉择,但最终我们决定以原著粉为主,那就会牺牲一部分普通观众的观看体验,这是必然的。但我们觉得这是最好的选择,因为《三体》这本书,尤其第一次拍摄的时候,一定要以原著为基准。”

拍摄上,《三体》第一部横跨两个时代,更有大量三体游戏内的重要剧情,拍摄起来难度加倍。白一骢透露,早期曾考虑用三个导演来拍《三体》:一位导演拍2007年的时期,因为这部分剧情更像悬疑剧;一位导演拍游戏部分,需要一个技术上很好的年轻导演;红岸基地想找一位资历深的老导演来拍。“但后来我们觉得涉及三个时空的转换和剪辑,分成三位导演,技术和审美上的差别可能会太大,所以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同时也需要一个跟我们定位现实主义契合的导演,因此我们最终选择了杨磊导演,他的完成度也很高”。

王子文 饰 青年叶文洁

陈瑾 饰 老年叶文洁

演员方面,更是经历了漫长的筛选过程,《三体》中栩栩如生的人物,也必然是众多原著粉丝审视的焦点。如今的电视剧,已是剧组精心组合后的最佳呈现。像“叶文洁”的扮演者王子文、陈瑾,“史强”的扮演者于和伟,都得到了大部分观众的认可。白一骢提到,“史强”这个人物,本身有原型,是刘慈欣的一位朋友,“所以我们也很担心刘老师会不会认同剧中我们对这个人物的塑造。后来刘老师表示非常认可于和伟的演绎,那天我还专门给老于发信息说:主很满意。”白一骢笑说。 

于和伟 饰 史强

“死磕”出来的特效

作为一部科幻作品,《三体》最大的制作难点之一,是在特效。该剧的特效全部由国内团队完成,特效制作部分历时两年多,最终呈现出CG制作时长200多分钟、纯CG镜头650个、总镜头数2000多个、CG角色290多位,包含11个大型场景,最终渲染帧数97900顿的超大制作,凝聚了300多位数字艺术家的辛勤努力和热忱付出。

白一骢入行多年,对于国内影视剧特效制作的历史,颇为了解。“国内重特效的电视剧,其实也就这十年刚发展起来。我印象中第一部,是《幻城》,找了国外很好的特效团队。”白一骢回忆,“《幻城》拍摄中间我去了很多次,去学习别人在特效上是怎么做的。”

《三体》剧照

但在《幻城》之后,慢慢国内剧集制作开始重视特效。“我们特效技术在发展,单讲特效这个部分,国内团队的技术水平其实不差。”白一骢表示。但问题是,一个具体的类型作品特效,需要大量同类型作品的经验积累,特效公司积累的特效资产越多,资产复用率越高,那制作成本才能降低,“科幻这一块,我们确实积累太少了。”

求助于科幻作品经验丰富的国外团队,在白一骢看来,也不是好的选择。“说实在的,我们也没钱找国外的团队来帮我们做,只能自己慢慢摸索。而且就算找国际上比较好的团队,你也会发现一个问题,即便他同意跟你合作,他派来的团队,不会是他们很好的团队。”

“所以为什么我们最后只能大家‘死磕’,这就是没办法的事情。”

《三体》剧照

谨慎的乐观

支撑着白一骢,甚至整个主创团队“死磕”的,他认为还是“情怀”。从很多年前开始,白一骢在很多公开场合发言,都在强调希望国内多拍一些科幻作品。“一方面来讲,能拓展题材的宽度,另一方面,科幻作品最能提升工业水平。”

白一骢个人偏爱科幻类型,对于《三体》这部小说,他认为是“中国目前最好的科幻作品,没有之一”。“我能有机会做,我太开心了。”而据他介绍,整个灵河文化的核心管理层也都是创作者出身,所以做这个项目在公司内部没有阻力。同时对于公司来说,白一骢也希望灵河能在工业流程水平上,成为在国内领先的公司,“当然有这种野心在,但你要说挣钱,这事儿是挣不了钱的,不亏就很好了。”

“如果是一个资本型的公司,它一定要考虑成本、周期、回报率,你一测算,这个东西不可能挣钱,很多公司就算了。但我们公司不是一个资本型的公司,没有什么对赌协议,也没什么业绩压力,只要公司不垮,大家接着干,能做事就行。”

“对于中国科幻影视的未来,我抱以谨慎的乐观和谨慎的悲观。”

《三体》剧照

乐观在于,这一段时间里很多观众给了《三体》足够的正反馈,但白一骢认为,行业必须得清晰地认识到(跟国外的)差距,“我们目前的技术水平挑战太多了。我们有决心和勇气去挑战,我们还没有完善的工业体系。”

他认为,大家需要对科幻这个类型有正确的认知。“不要因为一个作品不好了,我们一拥而上把这个类型砸死,一个作品突然好了,然后又猛地把这个类型抬得特别高。一部作品出来,大家说中国科幻的门打开了,然后另外一部作品出来的时候,大家喊这部作品把中国科幻的门关上了。这个话我觉得不对,我觉得要让别人敢尝试,要是大家最后都不敢做了,这是个大问题。”

白一骢透露,《三体》的创制作过程,给团队带来迅速的成长,“像我们这个项目的制片人蔡佳,现在我可以大言不惭地说,她一定是国内现在目前做科幻剧集最好的制片人之一了。”他说道,“但这个经验它传递不出去,它无法形成能直接让其他团队继承的方法论,因为我们行业流程化这块做得其实一般,这是全行业的问题。”

“我们在工业化之前,必须先有标准化,标准化之前,肯定要有流程化,这些都没有的情况下,怎么指望它能迅速发展?”没有一个科学现代的管理系统,白一骢认为这是中国影视行业落后的地方。“严格意义上讲,我们行业它的基础工作人员,很多并没有那么高的受教育程度。行业流动性还很强,你可以理解这个行业跟建筑工地很像,一个包工头带一堆人,一个项目做完大家就散了。”

“我们和好莱坞差距太大了,但我们很多观众和网友没看到差距,只觉得你们那么苦,把这个事做下来了,真牛逼。这是一种自我麻痹。”白一骢道,“我跟我团队说,千万不要别人觉得我们做出来牛逼,你就沾沾自喜,我们要非常清晰的知道我们现在不行就是不行,你才能再往前走。所以网上对我们的抬举,大家对科幻的信心,我只能保持谨慎的乐观。”

《三体》剧照

白一骢认为,中国科幻能不能在国际上有更高影响力,根本上还要看我国在国际上能否有更高的影响力,才有可能实现强有力的文化和价值观输出。要让国内创制作者们做科幻能获得更好收益,起码生活得有尊严,这种情况下才能有更多的好作品出现,才能形成集群效应。

“我们现在精气神够了,可能钱会多一点点,技术上稍微好一点点,但科幻影视创制作,依然是一条非常痛苦和漫长的路。”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财经,科技,游戏,体育,汽车

中国投资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财经,科技,游戏,体育,汽车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财经,科技,游戏,体育,汽车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