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辛爽执导,范伟、秦昊、陈明昊领衔主演的《漫长的季节》以9.4分的豆瓣评分收官,这一分数也成为近五年国产电视剧豆瓣评分最高分。
《漫长的季节》以王响、龚彪、马德胜三个老年人的视角出发,带领观众在横跨18年的三个时间线里“再回首”。剧集以一起悬而未破的碎尸案的来龙去脉为线索,通过对一群人生活状态的真实描摹,传递出对个体命运和时代变迁关系的思考。
5月17日,《漫长的季节》研讨会举办。
研讨会现场
以小人物的悲欢离合,探讨时间与存在的主题
腾讯在线视频副总裁、总编辑王娟首先介绍了《漫长的季节》从立项、制作到播出的历程。据悉,《漫长的季节》项目历时三年,其间,导演辛爽团队打磨剧本11个月,该剧的拍摄时间也达到了107天,这一拍摄周期对于一部12集体量的剧集来讲也是比较少见的。
“《漫长的季节》本身完成度极高,但是剧集口碑的建立和破圈,也需要制作、运营、宣发等整个周期全程发力,比如我们启动了专属化的定制,如弹幕逆流、弹幕变色,以这些设计服务于提升观剧体验。”王娟谈道。
《漫长的季节》导演辛爽就本剧的创作思路介绍道:故事讲述了因为一起过往的案件被困在秋天的老人,是如何解决自己的遗憾并走出那个秋天的。“我们很想在这个涉及往事变迁的故事架构内探讨人和时间、人和命运的关系,希望这个创作方向能够激发一些观众对于生活的思考。”
导演辛爽
作为一部涉案题材的剧集,《漫长的季节》中案件作为故事的情节推动力,提供了让观众可以驻足的情节,“但如何在涉案题材中表达更广泛的情感,让它成为一部能够引起更多共鸣的作品,是我们主要的思考方向。我们力求跳脱出所谓悬疑剧的类型,赋予整个剧集生活化的语境,讲一个切实可信的、似乎真实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基于此,我们将创作的方向稍稍偏离了案件一些,用更多的精力去刻画案件以外小人物的悲欢离合,去讲述他们身上有关时间和存在的主题。”辛爽谈道。
关于影片中的拍摄地的选择,辛爽也谈道,以往东北题材的剧集总是展现东北寒冷苍茫的面貌,“而我的家乡——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那里有全国最大的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辽阔的黑土地,延绵不绝的青纱帐,绿色、黄色和黑色,那些色彩交织成我记忆中家乡最美的底色,而这些记忆也成为了我们作品中为观众呈现出不一样的东北美学。”
《漫长的季节》中的玉米地
鲜见地以三个中老年人作为主体人物
作为一部现实主义题材剧,《漫长的季节》中每一个人物形象都让人印象深刻。
研讨会中,演员代表、剧中龚彪的饰演者秦昊谈道,演员们都希望可以再现东北普通人的生活,刻画东北小人物的真实、鲜活形象。
秦昊介绍,龚彪在某些方面正是乐观的东北人的一个缩影,他在剧中是一名普通的出租车司机,“我希望尽量真实地呈现一个中年司机的形象,龚彪在生活里经历了坎坷,无论是事业还是婚姻都处于困境,但是他却是剧里面最快乐的人,他有一句名言,‘该吃吃,该喝喝,啥事别往心里搁’,他从不妥协于命运,一直勤劳努力地生活,不管经历多大的磨难,总能保持乐观,他有自己普通人的小毛病,但善良、忠诚、有责任感。”
演员秦昊
关于主要人物设置,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卢蓉认为,以三个中老年作为主体人物来创作是比较鲜见的,其中,“王响原先拥有的荣誉感、价值感、生活的方向感全部在一件事当中失去了,这种失去感在他在儿子落水的地方倒下等地方非常动人地呈现出来,隔着漫长的时间,导演也用时间的魔幻,用时间的重量,用生命当中那些难以承受之轻之重来做人物的刻画。”龚彪体现的则是像梦一样短暂却不清醒的人生,展示出命运的荒诞和不确定,他以自身的经历展现一骑绝尘的人生从来没有出现过;马德胜则更多地为观众展现了一种审美惊奇,这个人物充满了戏剧张力。
《漫长的季节》剧照
“生活悬疑”
关于《漫长的季节》的题材,研讨会中,专家们也进行了讨论。
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李京盛认为,《漫长的季节》中悬疑可称作为“生活悬疑”:“联想到《隐秘的角落》,辛爽导演从窥视隐秘的角落到展现开阔的田野,扩大着悬疑剧表现生活的广度,拓宽了生活的水准。一旦突破了悬疑剧自身的束缚,更多的内容和人物就可以被纳入到故事中,比如龚彪,本来应该是这个案件的一个边缘人、旁观者,但是剧中可以成为三个老人当中一个主角,这在更深的人性思考上和更丰富的人物塑造上,走出了类型的局限。”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杨乘虎认为,《漫长的季节》探索的是“年代剧叠加生活再叠加一种类型的创新”,它探索了从外部的各种元素的叠加来包裹住生活中故事的内部生长。
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音视频办主任吕帆认为,《漫长的季节》的剧作创新在于悬念设计让渡于人物质感、哲学思辨和细节狂魔。
研讨会中,专家们也指出《漫长的季节》中存在的问题,李京盛认为,故事中对于人物的心理过程、行为发展轨迹缺少必要的交代;卢蓉认为,王响的视点和观众的视点有些脱节,观众发现了所谓的内核,但是王响对于中间的一段内容是没有发现的。
《漫长的季节》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