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至17日,第二十二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舞台艺术板块的委约初审工作坊于上海戏剧学院举行,共39位青年艺术家带着作品和创意,与专家评审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收获具有指导性的建议与支持。
作为艺术节最具活力的艺术原创板块,“扶青计划”将于今年秋天迎来她的第十年。十年来,“扶青计划”立足“原创、实验、融合”,让原创“蓄水池”活水不断。
在进入第二个“十年”之际,“扶青计划”本着“理念创新、平台升级”的发展愿景,在今年推出两大新尝试。一是首次向世界张开怀抱,面向全球青年艺术家进行招募;二是首次正式设立视觉艺术板块,面向全球范围的青年艺术家和青年策展人两个创作群体开展征集计划。
首次面向全球展开征集,新增视觉艺术板块
据上海国际艺术节介绍,今年的两大革新一方面拓宽了青年艺术人才的地理边界,另一方面增强了“扶青计划”的平台功能与覆盖类型。
截至4月底,今年“扶青计划”共收到国内21个省市及英国、德国、奥地利、俄罗斯、马来西亚等国家地区313个作品申报,其中舞台艺术作品173个,视觉艺术投稿140个,申报数量与质量较往年均有提升。
新增的视觉艺术板块已于日前截止申报并完成初步统计,在140个的投稿作品及方案中,来自全球及国内重点美术院校背景的投稿占60%。作品媒介丰富多元,包括绘画、装置、影像、雕塑、多媒体等。
5月底,视觉板块即将迎来初审,作为新创板块,视觉项目的评委阵容与最终的展出场地将会令人耳目一新。艺术节希望借此推动视觉艺术领域的青年人共同交流与合作,构建具有专业度和艺术感的展示平台,激活视觉艺术领域的青年新生力量。
据透露,此次评审作品整体呈现出多元、融合、创新的特点。有诠释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有与时代相关的艺术前沿的年轻视角;有回归艺术本体的个性思考,也有融合科技手段的创新尝试。作品展现出青年艺术家强烈的创作热情,反映了时下年轻艺术人才的综合能力。
同时,艺术节拟与“扶青计划”艺委会的主席团进行深度合作,引进世界知名音乐学院和国内优秀团体的突出人才来沪进行交流和演出。并与中国美术学院、同济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上海纽约大学等海内外美术院校开展合作,建立互推机制。力争构建专业度高、国际性强、参与度广的青年艺术平台。
十周年之际再启航,与上戏继续合作推出10部委约作品
多年来,艺术节在孵化、创作、交易、演出上耕耘全产业链,通过委约、导师扶持、项目推介等多种方式为新人新作提供“培育型”服务,同时打通与艺术节演出交易会、论坛、培训班等多板块内容,让有潜力的中国作品持续地被世界看见。
迄今为止,“扶青计划”已委约91名来自不同领域的华人青年艺术家,呈现77部风格各异的舞台艺术作品。与此同时,通过与众多海外演出机构建立紧密合作,“扶青计划”为青年艺术人才搭建国际交流的桥梁,共15部委约作品28次前往13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文化交流及线上展映。
不少中国故事从“扶青”舞台起步,自《意镜》《死亡与少女》《白暨豚歌》在国际演艺协会年会进行推介之后,扶青的作品深受海内外艺术节的关注。
之后,多部作品频繁在各大国际艺术节登场。如音乐电影《斩·断》先后赴美国纽约亚洲协会、国际演艺协会年会进行推介演出,并受邀匈牙利布达佩斯当代艺术节、印度新德里国际艺术节、英国南岸中心和澳大利亚阿德莱德澳亚艺术节等地展演。
竹马与戏班乐队 音乐电影《斩·断》
舞剧《青衣》、室内乐《弯曲的时空》、实验越剧《再生·缘》、音乐剧场《霸王》、实验京剧《蠢货》、肢体作品《插销》、现代舞《寂静之上》和音乐剧场《折·城》等作品的足迹也遍及全球艺术节。在匈牙利布达佩斯之春艺术节、以色列国家歌剧院、挪威CODA奥斯陆国际舞蹈节、美国匹兹堡国际首演艺术节、墨西哥莫雷利亚国际音乐节、罗马尼亚锡比乌国际戏剧节、澳大利亚多元文化艺术节,以及西九龙文化区小剧场戏曲展演、香港新视野艺术节的舞台,都有来自 “扶青计划”的中国原创上演。
今年也是“扶青计划”与上海戏剧学院合作“青年艺术创想周” 十周年。自2013年创办伊始,“青创周”让艺术高校打开大门,使“扶青计划”品牌效应不断扩大,上戏的华山路校区成为点亮青年艺术家的灵感之地。
双方今年将继续携手作品扶持,计划共同推出10部左右的委约作品。同时,还将共同策划十周年系列活动,联手举办十年活动回顾展览、主题论坛、艺术大师讲座等系列活动,业界专家、艺术高校学者、艺术节总监们将就创意人才的培育与发展现状等话题进行对话,构建可持续的艺术人才发展扶持和项目孵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