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一校之长,是船之舵手、乐团之指挥。好校长,是思想者、引领者、创新者、理想主义者、终生学习者,是创造未来的人。
教育的发展关系着国家、社会、家庭的未来。而AI对人类社会最根本的改变,将发生在教育领域。瞬息万变中,教育应该坚守什么?我们能为孩子的幸福生长做些什么?在变革的激流中,校长们正凭借前瞻的视野与判断,重构教育范式,为未来设计当下。
步入差异化教育的十字路口,我们诚挚邀请到深耕教育土壤的“宝藏校长”,汇聚教育智慧、剖析观念误区,缓解育儿焦虑。让我们静心聆听他们的经验、领悟与反思,一起重溯教育本原,拨开迷雾、从容应对。
龚德辉
上海华旭双语学校创校校长
曾任建平中学副校长、进才中学常务副校长、民办平和学校教育总监
上海市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获得者
在嘉定,有一所16年一贯制的双语学校,2015年诞生之初,就定下了“影响世界”的目标。
华旭双语学校(原: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双语学校)有四个风格不同又颜值在线的校区:幼儿园独特的六边形东方庭院,被列入“全球十大最美”;中小学部简洁现代,硬件一流;高中部则建有欧式回廊,中西融合。它也是中国通过国际文凭组织论证历时最短的学校之一。
这所学校的掌舵人,是一位从教40余年、历经了不同教育体制的女性传奇校长——
龚德辉,中学语文高级教师;1950年代生于上海书香门第;1969年,知青下乡前往合肥,与教育结缘,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1993年投身浦东开发,被引回故乡,于上海首批国际课程实验校建平中学任教,从班主任做起,一年一个跨越升至副校长。之后,更是成为进才、平和两间上海一流学校的缔造者之一。
青年时期磨难中汲取的坚毅,成为了人生宝贵的养分。早在1985年的一篇记述教改的报道中,就以“敢于探索、勇于改革的辛勤园丁”来形容她。从体制内学校到国际化教育,回溯其职业生涯,开创进取、坚韧踏实、果敢大气、温婉细致成为了她性格中的弧光。
2015年,本该到了著书立说的年纪,龚德辉却再次翻开新的篇章。
原因之一是,她发现,不少考上“清北复交”“哈耶普斯麻”的学之骄子人到中年,虽功成名就,但不一定收获幸福。她抱憾于“以选拔为目的”的教育模式,叩问“教育究竟追求的是什么?可以为未来孩子的幸福人生做些什么?”
年逾六旬,龚德辉选择继续在耕耘中追寻教育理想:探索东西方教育真正融合的途径,深入挖掘未来教育内涵,在学校机制创新中向前一步,释放更多教育活力。经历了中国基础教育不同阶段的改革摸索、不同体制的办学模式,她更加深刻地了解到教育究竟目标何在。“教育的目的不是选拔,而是改变。所有的教育行为逻辑起点不同了,你才会看到每个孩子发自内心的快乐。”
8年以来,在一片肥沃的教育创新试验田,这位德高望重的教育长者正将她近半个世纪来对教育的理解、经验、反思浇灌于此。龚德辉期望回归教育本源——为未来设计当下,帮助每一个孩子生长,让其拥有长久自如发展的力量。她说,“能够在不同的体制下践行中国教育走向现代化的过程,我觉得自己非常幸运。改革其实并不一定都会成功,但总是能沉淀有利于下一阶段发展的营养。而创新,是最为艰辛的路,需要面对质疑,还需要我们对教育忠诚、对孩子生命负责、对国家和民族未来负责。”
谈校园:设计中国孩子走向未来的教育体系
中国传统教育中,公办学校基本是一套教材、一种培养模式、一种评价方式,最后大多由试卷决定出路,很少关注到选拔中被淘汰的孩子。而随着新型经济的发展,众校一律、唯分数的一元化育人模式正面临严重挑战。
在龚德辉看来,现下社会普遍对教育的不满,并非在于公共教育体系应知应会内容掌握的不充分,而在于对孩子们的差异尊重度不足、资源配置不足导致的扬长教育的不充分。多年来的教育经验证实,不可能用一张试卷来满足一个班级乃至一个年级孩子的不同。这样做,牺牲的是孩子在同学科不同水平上可能的成长的空间以及可能补足的短板。她坚信扬长教育,“热爱且擅长,定是一个孩子的成功之道”。
“这将是一个重视差异化教育的时代。办学校也不是把所有的孩子变成一样的人,而是让每一个人各得其所、各扬其长、各有所就。”她表示,“教育的成功与否应该仅对每个单独的个体评价,这种融入差异化的课程方案,个性化资源的教育精细设计,是学校层面可以做到的,真正意义上教育公平的体现。”
由此,一方面,华旭双语在创校之始就引入IB课程的理念,设立差异化的课程,实施“一生一课表,一生一评价”。比如,同一学力的学生可以跨年级选修更难或更易的数学课,同时教师会基于该生所持有的作业和考试做出的评价。
另一个课题是,如何解决不同特长学生间的教育需求?
华双的做法,是开发了180多门选修课,达到“扬峰补谷,培养特长”的目标。体育、艺术、科创……让孩子把精力和时间去投向感兴趣的领域,尝到成功喜悦,体会到与伙伴的共同成长,形成内驱力。这种积极的心理动力,甚至让孩子愿意在别的学科也修正填补自身的不足。
此外,龚德辉校长要求教师把首要任务从研究教学转向研究学生的学习。如此一来,教师就会发现如何去调整教学、引导教育。她相信,这是从传统走向现代化教育的必由之路。
例如,学校地处安亭国际汽车城,附近有3万多名汽车业设计大咖和专业的工程人员。于是,华双设计了汽车设计工坊,将这一天然的优质社会资源引入学校。每年,有十几名孩子会被顶尖的汽车设计大师们选中,参与未来汽车的设计。设计师们把孩子的创意做成泥模,让孩子们向人阐述理念。
这样的课程,跨越了艺术、工程、物理、语言等众多学科,既强调将知识应用于实际,又锻炼了学生当众表达体会的能力,同时加深了理解和热爱。“更高的人才水平是学会用知识和技能解决随处可见的新问题,同时形成独到的思维方法。”龚德辉说,“我们发现了许多有才华、学业成绩很好的孩子,因为在运用知识去融入社会、团队协作、解决问题时出现了问题,难以具备充分的持续发展力。于是,学校也在项目制的学习中非常注重把自主搭建、自主研究和公众汇报的过程都交给孩子,以非知识类的教育促进心智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