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初,Crossboundaries 受邀与其他6家建筑工作室一起,在北京西北部快速发展的海淀区五环和六环区域设计了6所幼儿园和1所学校。4年后的儿童节,校园向世人展现了改造后的全新形象。Crossboundaries联合创始人、合伙人 Binke Lenhardt 表示:“以儿童为中心的设计本质,一方面,独特的外观是教育理念的象征,产生探索未知的积极期望。另一方面,内部空间很容易从其核心结构化,而动态的几何形状将为孩子们提供一个通过发现来学习的环境。”
呵护童心的“柠檬花”
据悉,这些项目位于北京海淀区的五环和六环区域。当时,每个幼儿园场地的同质性都令建筑师们非常震惊:这些基地都位于巨型住宅区的一角或中间,被层层叠叠的高层住宅楼环绕,颇具压迫感。
北京前沙涧的幼儿园项目
比如,位于前沙涧的幼儿园项目地块处于新兴社区,与中国其他城市的郊区住宅相同:宽阔的道路,稀疏的路网,在封闭边界内有中央公共绿地的住宅街区,对车辆的高度依赖,不友好的行人通道和单调重复的立面。
“这种城市规划方式虽有缺陷,但却在过去几十年城市化中起到了务实的推动作用。但随着社会发展,这种方法正在逐渐淘汰。” Crossboundaries的联合创始人、合伙人董灏表示,“我们希望为重复和平凡的环境创造生机,并为附近的幼儿园儿童以及父母、其他居民和路人提供空间多样性。”
但是,公共教育设施的严格规范规定,尤其是在自然采光方面,使整个任务变得极其复杂,结合非常有限的预算,给项目带来了局限性。于是,从传统的线性组织到集群、庭院、圆形和紧凑的形式,在测试了多种空间排布方案后,Crossboundaries 选择了柠檬花造型的放射形解决方案,既能提供符合学龄前儿童最大需求,又足够对社区的空间前景产生积极影响。
北京前沙涧的幼儿园项目
“我们设想了一个起伏的景观,可以在城市和新幼儿园之间建立趣味的联系,成为一个具有社区渗透性的学习和社交空间。”董灏解释道。
于是,Crossboundaries 把建筑设计成一枚充满个性、呵护童心的“六瓣花”,化身一朵柠檬花,运用淡淡的柠檬黄作为主色调,为孩子打造一片寓教于乐的小天地,也为当地街区注入活力,解决配套教育问题。
儿童建筑打造要融合儿童日常需求
在克服了日照、限高等多方面约束,建筑师设计出一个“六瓣花”形组团,从六个方向往中心聚合。班级教学空间和一些辅助设施,安排在外围的六个分支内。中心则成为一个聚集视线、交通动线和儿童活动的复合中枢。
在花型组团里,各间教室到达中心区域都一样便捷。教室提供了私密、舒适的学习与生活空间,而一门之隔,就是供所有儿童共享的自由玩耍和社交空间。这样的格局,既充分满足了儿童不同层面的日常需求——从进餐和午睡,到独享时光、小组玩耍和集体活动,空间集约高效。
教室内部布局
“我们希望在这朵六边形的柠檬花空间里,孩子们能够快乐健康成长。或者说,Crossboundaries所设计的教育空间,不仅仅是建筑形态上的有趣, 好看,更要围绕孩子当前成长阶段的身体和心理需求,从空间尺度、材料质感、色彩运用和互动性等方面进行整体设计。”董灏解释。
于是,校园的大门运用了斜向的设置,巧妙地将街道与校园连接起来,孩子们可以从街道沿着黄色的洞口进入幼儿园的大门和楼门。校园的入口更是别具匠心地设计了只有孩子能够通过的低矮小门,制造入园时的快乐心情。
“六瓣花”的6个面分别面向自然延展开来,花瓣内角的小花园创造出一个独特的活动空间,孩子们可以在这里播种和照顾蔬菜和其他植物。
室内、外的空间关联也充满趣味。从不同楼层及朝向的教室都联通着各自对应的一片户外活动区,有地面的,也有屋顶平台。
每一层都有宽敞的窗户,面向三个方向的教室。朝北的花瓣作为辅助空间或多功能房间。以教育空间为主的布局,取代了传统的长走廊,教室则通过中庭的形式相连接。
内部设计一角
室内空间的集中性很好地满足了幼儿的需求,为他们提供了一种简单的方向感和安全感。在中庭的教学、学习、游戏和社交活动,被上方的天窗照亮,汇聚一种鼓舞人心的氛围,鼓励探索,从而创造了一种类似旅程的环境体验,每个年龄段都可以在这里汇聚。
空间通透
每个教室都代表了一个独立的世界,三面开放,并从第四面面向中庭,对外的开放性和对内的安全性得到了统一。在这个空间里,有整个宇宙,中庭是建筑的心脏,每个人都在这里穿梭、互动、休息、流通。
说起柠檬花,董灏说道,柠檬的高酸度,让人无法直接食用。所以“when life gives you lemons”暗示了生活中那些不期而遇的意外与磨难。成人的世界如此,孩童在成长的过程也会面对这样那样的“柠檬”。“如何make lemonade,我想无论作为建筑师,还是成长教育中的孩童,都要用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去克服困难,完成一件满意的建筑作品,让每颗柠檬变成一杯沁心爽口,酸酸甜甜的柠檬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