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比特斯拉电动车想象空间更大的产品?
按照埃隆·马斯克5月中旬在特斯拉股东大会上的提法:一个自然人会需要两个人形机器人,未来人形机器人的全球保有量可能在100亿到200亿个。这将是个远超电动车,甚至是广义汽车的行业。
当然,马斯克并未明确那个仅在他愿景中的人形机器人“终局渗透”会何时到来,但考虑到“超人”的执行力,国内A股投资者已然闻风而动,争当“早鸟”。
截至6月1日,自特斯拉股东大会以来,由国金证券研究所编撰的人形机器人指数已上涨16.8%。个股方面,奥比中光,鸣志电器,江苏雷利,绿的谐波等公司成为投资者众星捧月的人形机器人概念股,而其中大部分公司原为移动机器人,工业机器人企业或其上游。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向行业人士了解,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实际与工业机器人存在较多的上游通用部件。人形机器人的系统集成又与汽车,消费电子产品制造有很多同质工艺,而国内制造业环境和成本结构都能为国内企业进军这一领域带来优势。
此外,与工业机器人行业相比,人形机器人在软件定义,人工智能等领域要求极高,其也是在技术层面限制国内企业发展人形机器人的关键问题。
概念股起飞经过马斯克的“广而告之”,5月下旬以来,人形机器人概念股中已有部分公司开始脱颖而出。
其中,主要经营3D视觉传感产品及服务的奥比中光,在人形机器人、具身人工智能和AI的共同作用力下,5月15日以来上涨超过83.32%,一跃成为概念龙头。
奥比中光方面,近日在其互动平台也积极回应投资者提问,主动迎合市场关注。
“人形机器人可以使用到公司的产品和技术,如单目、双目结构光,Lidar等。公司3D视觉感知技术是为人工智能提供三维视觉能力的关键共性技术,也是科技创新领域的前沿技术之一。传统机器人无法实现‘手、脚、眼’兼具,应用场景大幅受限,而未来的机器人将和人类一样,大量信息都将通过视觉感知获取。人形机器人需要像人一样自主移动、识别和交互,所以相较于其他类型机器人,对3D视觉有更直接且必要的需求。”奥比中光在互动平台上表示。
除奥比中光外,主营步进电机、伺服电机、电机驱动与其集成的A股公司鸣志电器,其产品也被认为更贴近人形机器人的真实工况,半月以来收获了30%以上涨幅。
“公司在人形机器人应用领域专注于手掌模组及指模所用的控制电机模组的研发和制造。基于公司具备了该类控制电机模组的核心研发与制造技术,因此公司获得了该领域头部企业的关注以及合作意向。公司目前已经向该领域头部客户提交了全套技术方案及样机,供客户作可靠性及实际应用的测试验证。”鸣志电器曾在5月12日的业绩会上对外透露。
除传统工业机器人企业外,受马斯克豪言鼓舞的,还有特斯拉电动车在中国的“知名供应商”,包括三花智控、拓普集团等公司近期被频频提及。
其中,三花智控与国内谐波减速器龙头绿的谐波,此前宣布将在墨西哥建厂,加速谐波减速器全球化进程,其被认为是两者可能与特斯拉机器人产生互动的征兆。
“特斯拉人形机器人(Tesla Bot)从概念到设计、到生产和验证的全过程,均使用车辆设计作为基础。特斯拉在中国拥有大规模的汽车生产基地,人形机器人的大规模生产基地也有望落户中国,可以形成产业聚集效用。另外,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市场优势和制造产业链优势。”天使投资人郭涛告诉记者。
产业链相通事实上,“人形机器人”在A股尚属新概念。
大部分知名指数公司对该领域指数编撰还未启动。不过,在去年6月,国金证券率先编撰出了“国金人形机器人指数”。根据该指数的方法论,国金证券对成分股标的的选取,包括了上游公司减速机、控制系统、传感器、机器视觉,红外成像、智能语音等领域,中游的机器人本体,以及下游的系统集成商。
记者发现,该指数对成分行业的描述,与工业机器人行业上下游,以及此前热炒的人工智能板块也重合度颇高。
“工业机器人”与“人形机器人”的共性,或来自其大量重合的通用部件。
郭涛告诉记者:“人形机器人与目前的工业和移动机器人相比,通用部件和通用技术包括各种传感器、处理器、差速电机、基础算法模型、新材料等;目前人形机器人整体还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技术成熟度还较低,在保持身体平衡、人机交互、灵活性等方面存在一系列突出的问题。”。
中国数实融合50论坛智库洪勇指出,相比工业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的电机、电池、材料等方面也需要进一步优化和改进,以提高其稳定性和耐用性。此外,人形机器人还需要具备更好的感知和认知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复杂的环境和任务。
除此之外,洪勇认为,相比工业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在学科交叉上的需求更多。所以综合性的科技企业有望分得更大的蛋糕。
“人形机器人技术的发展需要跨学科的合作和创新,涉及机械工程、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等多个领域。目前,许多知名企业都在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技术研发和应用领域,例如日本的本田公司、美国的波士顿动力公司、中国的华为公司等。”洪勇表示。
走向“C端”而借助人形机器人的东风,工业机器人企业也有望改变其当下较为艰难的生存现状。
Wind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报,A股24家申万工业机器人及工控系统行业企业中,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负增长企业数量过半,达到12家。指数成分企业间业绩差距也颇大,其年报利润增速从超200%到低于-800%不等。
一位上市工业机器人企业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工业机器人企业在商业模式上有一些非标的特征,它们向上游部件商采购机械传动设备后,再按照下游客户需求进行硬件组装和软件定义,由此形成某类供应一个特定客户的特种机器人或一套完整生产线,因此工业机器人企业的所有产品都不是标准化的。”
而由于产品非标的特点,在前述人士看来,工业机器人投入高,客户杂,产出周期长,产品又不可复制,因此很难为工业机器人产业的投资者带来非常理想的投资回报。
然而,人形机器人若能在“C端”为机器人企业实现商业模式的进化,工业机器人企业或将借此完成蜕变。
前述人士告诉记者,在控制系统通过AI模型替代的基础上,人形机器人在传动精密度上的要求实则并不高,工业机器人企业的现有技术也可以处理绝大多数的情况。
一些人士认为,中国企业在制造业领域的先天优势和政策支持,这些优势将很容易让全球人形机器人制造业中心在国内大批量落地。
洪勇也向记者表示:“中国企业在制造业方面已经具备了很强的实力和经验,因此有机会在大规模生产人形机器人方面取得成功。此外,中国政府也一直在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为人形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支持。因此,中国企业大规模参与人形机器人市场的概率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