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古籍进行修复的过程中,需从极细微处体会古纸的性格,思考如何选择补纸去适应古纸的特性,如何在方寸之地不破坏古籍原有的沉着之美。
浙江图书馆古籍部古籍修复师汪帆,天天接触古籍,与各式各样的古纸打交道。本着对中国传统手工造纸术的探寻之心,汪帆历时7年寻访了中国13个省、自治区的全国古法手工造纸地。她以亲身经历结合专业视角,考察了各地传统手工造纸技艺及传承现状,并以游记的形式记录了“寻纸”过程中的点滴,勾勒出一幅当代中国传统手工纸制造业的现实画卷。
近日,汪帆的新作《寻纸》由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澎湃新闻选摘书中《丹寨构皮纸:洞里乾坤大》一节,跟随她的文字,一窥“藏在”在贵州岩洞中的造纸工艺。
《寻纸》
汪帆的“寻纸路线图”
汪帆的“寻纸路线图”
初次邂逅贵州省丹寨县的构皮纸,是在 2010 年,我们在国家古籍保护中心配发的各类修复纸中发现了一批略泛一点古朴红色的白纸。这批纸被分为1至13个号子,号码越大,纸张越厚。小号码的纸张,可以用来溜口、加固或托裱,遇到特殊书叶时,也可以直接用作补纸。至于大号码的纸,我们当时还嬉笑着说可以用来糊墙,现在想想真是孤陋寡闻,在修复一些少数民族文献时,没有比它更好的选择了。2013 年,丹寨县为配合我们调研,寄来数种样纸,而其中又有那款似曾相识的构皮纸。询问之下得知两者果然出自同一厂家,这无意中为我们纸库内的样纸寻到了根。随后,我们又从丹寨订了两种超薄的构皮纸,名字倒也好听,“迎春一号”“迎春二号”。也正是从那时开始,我与丹寨构皮纸的“掌门人”王兴武有了联系。
贵州省丹寨县的构皮纸
三年后,我与友人一行去往黔东南,在西江千户苗寨闲逛时发现一家纸坊,经营着各种创意纸产品。我顿时感觉眼前一亮,询问过店主后得知他正是王兴武的同乡,而店里大部分纸品也都产自丹寨。于是便乘兴给王师傅联系,40 公里外的他当即表示要来接我。无奈是与友人同行且行程已定,当时也只好婉拒。2017 年秋天,我去浙江开化参加国际纸张研讨会,又与王师傅在会场碰面。他给我的印象很是腼腆,却再三邀我去他那里看看。
2019 年,在上海“第二届传统写印材料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我又一次与王师傅碰面了。他当时在会上和大家畅谈传统手工纸与现代生产的问题。恰好,会议的这一环节由我主持,便与他多交流了一番。当他介绍起丹寨模式,说到丹寨在 2019年为贵州茅台酒厂提供 80 万张手工纸作为窖藏酒密封纸时,意气风发,神采飞扬,与平时判若两人。令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有这样的订单给我们打底,我们就有条件也有能力去研发修复用纸!”此话一落,场下掌声雷动。
《寻纸》书后设立了“纸张索引”,附有25种古法手工纸实物纸样
有了上面的种种铺垫,将丹寨构皮纸作为 2019 年访纸的最后一站,便很是让人期待了。
以往访纸时,总会在资料里看到某地古法造纸是传承蔡伦造纸法,似乎年份越长,越有说服力,造的纸就越好。一些介绍丹寨的资料也别无二致。事实上,贵州的手工造纸是明代初期由闽浙赣一带的手工匠人带入的。一开始,大部分手工纸作坊都集中分布于滇黔古驿站沿途,其中并没有丹寨。直至清代、民国,贵州手工纸业持续发展,贵州造纸地图中才出现了丹寨的名字。丹寨县南皋乡石桥村辖有石桥、大簸箕、荒寨三个自然寨,而其中仅石桥寨有手工造纸的传统,苗族人家占绝大多数。到抗战前夕,石桥寨几乎家家户户开槽造纸,手工造纸进入鼎盛时期。虽然后来一直衰退,但无论如何,历经数百年时光,丹寨石桥古法造纸仍然保留了下来,并在 2006 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2 月19 日,我从丽江飞抵贵州龙洞堡机场,辗转贵阳火车站,再搭乘 40 多分钟火车到达凯里。当我赶到石桥村时已是午后,王师傅就站在那“纸街”的门楼牌坊下等着我。
“迎春一号”和“迎春二号”
纸是这个村庄的重要产业。门楼一侧,贴着一块牌子:“贵州省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实施文化自然遗产保护和发展项目”。这一项目涵盖两项很重要的内容:“造纸作坊遗址保护”和“家庭造纸作坊保护(26 处)”。
纸街的第一幢小木楼就是王师傅的家。门前挂着两块牌子,一块是营业招牌“石桥古纸客栈”,另一块则是“丹寨县石桥黔山古法造纸专业合作社”。进门看去就像个店铺,摆放着品种、花色繁多的纸张,以及各类与纸相关的文创产品。据王师傅介绍,目前他们已经开发出不同厚薄的皮纸、云龙纸、凹凸纸、花草纸、褶皱纸、麻丝纸等 6 个系列、160 余种不同类型的纸张。这时,王师傅顺手拈起一只千纸鹤,说:“汪老师,这是美国公司向我定制的 50 万只千纸鹤,因为每只售价很低,我们就从外面采购了纸张来做。50 万只,我召集了 60 多个妇女,折了两个月呢。做得不满意的,就放在店里当装饰。”
丹寨县纸街
“我把这里的工人分成几类,水平好的,就做好的纸张,比如修复纸。水平一般的,就安排做些普通的纸。虽然现在也经常有档案馆、图书馆或博物馆派人来订购修复纸,可量很少,一般也就几刀、几十刀的需求,一个月就做完了。量大的,还是那些普通的、便宜的纸。比如茅台酒厂的订单,今年 80 万张,明年 160 万张。我们这里虽然是旅游景点,但国内游客过来还是看热闹的居多。来个上百人的旅游团,一张纸都不买也很正常。而那些外国游客,有时两三个人就可以消费几千上万块。所以说,我们这里主要靠的还是体验和互动,纯粹靠零散卖纸,很难的。”
千年石壁上的天然石龛,当地人供奉着蔡伦
从店铺出来,王师傅开车带我去生产现场参观。据介绍,当地共有三处造纸的地方,一处是他家,一处是个叫“穿洞”的地方,另一处则在离穿洞不远的“大岩石”石壁下。
车子前行中,远远便望见那块巍巍壮观的千年石壁。目测之下,那石壁宽约 100 米,高约 800 米,整体往外斜倾,仿佛是个遮风挡雨的天然石檐。石崖上层层累累的岩层,望去好似一沓沓手工纸,直铺崖顶。据了解,这里的地质属于石桥页岩,是砂岩、泥岩的互层在地质作用下,经过千百万年的沉积和逐层压缩才形成的。在石壁的一处,还见到一处天然石龛,里面供奉的是蔡伦,当地民众每年春节都要在此举行纪念仪式。
到了穿洞,也就到了丹寨手工纸的特别制造点。有什么特别之处呢?原来,丹寨手工纸是在当地著名的景点—— 穿洞里制作完成的。穿洞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上面有一座天然石桥,洞深 1500 米以上,内有暗河,遍布石柱、石笋、石花等钟乳石景观。此处自古就有匠人在洞口建坊造纸,民国后期尚有十余家。由于水资源优越,造出来的纸成浆率高,柔韧性好,吸水性强。穿洞口有一架巨型水碓,大约三米多高。我问王师傅这个水碓现在是否还能转动,他说之前这里有个老水碓,一直都能转动使用,后来有人嫌它太破,就拆掉建了这个新的。不过新的倒不能转,只好当成一个摆设。他说完就露出一脸无可奈何的苦笑。穿洞内现有四个抄纸槽,每个纸槽配一台榨纸机,还建有两组火焙。抄纸、榨纸、焙纸都可在洞内流水操作,一气呵成。洞内冬暖夏凉,天然避风避雨,对做纸来说,倒真像一处神仙府邸。
洞内的老水碓
王师傅犹豫了片刻,说:“汪老师,2008 年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向我订购纸张时,我送去的纸被退回来两次。说实话,那两批纸都不是在穿洞里做的。”随后,他娓娓道出心里话:“我们自己感觉吧,在穿洞里造纸,最舒服,纸的品质也好,大石壁那里差了点。感觉最不好的,就是在家里做纸。我们也想不明白为什么。反正后来,我是不敢在其他地方做修复用纸,一定都要在穿洞里做。您认识保护中心的老师,所以还请帮我问问,那两次不合格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我满口答应下来,因为我自己也很好奇,一心想知道穿洞的秘密所在。是温度湿度均衡,还是另有原因呢?回去之后我便打电话请教了国家图书馆古籍保护实验室的易晓辉老师,他很快便回复我说,是 pH值不稳定。果然,问题还是出在水质上。看来穿洞内的弱碱性水质确实能保证纸张品质。此外,洞内水温偏低,是否也是更容易造出好纸的原因?
浙江剡溪有古纸,名曰敲冰纸。明代杨慎《蜀笺川笔川墨 •敲冰纸》云:“敲冰纸,剡所出也。”宋代张伯玉《蓬莱阁闲望写怀》诗赞其“敲冰呈巧手,织素竞交鸳”。根据古书记载,“剡水洁净,山又多藤楮,以敲冰时制之佳,盖冬水也”。
那么,是否穿洞之水也有此功效呢?
工人在洞内操作
在观看造纸工序时,我顺便问起丹寨构纸的染色技术问题。王师傅告诉我,他们这里既可以用植物染料染色,比如苗族蒸花米饭用的植物黄饭花、栀子、枫香叶等,也可以用化工染料,关键看客户需求和成本预算。因为植物染料很贵,像水沙根(纸药)每 500 克 1.3 元,即便 50 千克也用不了多久,有时就只好用化工染料替代。
返回村口时,我在南皋河边看到三个妇女,身穿防水裤,费力地把大捆的构皮料拖到齐膝深的河中央,再把完成浸沤工序的构皮拖回岸边清理。12 月的贵州,气温虽然没到零下,但在山里也够冻人了。然而她们却要不畏那河水冰冷,为生计而辛苦劳作。一群鸭子悠闲地游弋在河中的构皮堆间,一派美好的乡村景色。只不过,那些浸沤构皮的妇女不会留意,也没有闲情逸致去欣赏。
作者汪帆
作为她们的领头人,王师傅心里挂牵的是:村里还有 800多个妇女劳动力,要想办法帮她们解决就业,要带动更多的人脱贫致富。“今天刚开了扶贫会议,说的就是要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产,这里有人;学,一众专家学者在研究他们生产的纸;那么销呢?这是一个问题,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向非物质文化产业转变,丹寨是一个很好的模式。王兴武是一个称职的领头人,但他仍然面临着销路的困扰。当我们轻松地拈着他们生产的纸张品头论足时,王师傅却正在为自己的生计努力摸索、拼搏。
从丹寨出来,我再一次确信:造纸匠人们只有在首先解决了温饱,并且开始走上小康之路时,才会挺直腰,不纠结于些微利益,才会有底气谈襟怀,才有可能不无奢侈地腾出手来,为古籍修复界,手工纸的金字塔顶尖,呈上不负先人荣耀、量少却质优的好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