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投资网 财经 厂商热情、消费者冷静 折叠屏手机距离普及还有多远?

厂商热情、消费者冷静 折叠屏手机距离普及还有多远?

作为过去几年整体低迷的手机市场中唯一实现逆势增长的细分品类,折叠屏手机正吸引着越来越多手机品牌的争相入局。

日前,调研机构CounterpointResearch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同比下降14.2%的情况下,全球折叠屏手机同比增长了64%,销量达到250万部。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方面折叠屏手机赛道愈发拥挤,从2019年华为三星的率先发力,到2021年下半年以来小米、OPPO、vivo、荣耀等厂商的纷纷入局,主流手机品牌已悉数入场,苹果也被传将于2025年前后加入;另一方面,折叠屏手机市场格局也悄然巨变,国内市场OPPO和三星增长强劲,整体格局也由去年华为独占半壁江山变成了华为、OPPO、三星三足鼎立的局面。

人们开始畅想,折叠屏手机时代的到来给整个手机市场带来的深刻变革。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手机厂商的扎堆入局反映了当下手机创新的困境以及手机厂商们的多重考量:对于国产手机品牌来说,折叠屏手机承担着品牌高端化突破的重任;对于三星来说,也寄托着其巩固高端品牌形象和重新打开中国市场的希望。同时,随着折叠屏手机折叠屏、铰链等技术的愈发成熟,以及价格从动辄上万元下探至5000元,折叠屏手机或将迎来从尝鲜到普及的转折点。

逆势增长下的格局嬗变

众多重磅新品的发布,让折叠屏手机市场愈发热闹,也酝酿着新一轮的巨变。

折叠屏手机成为过去几年间低迷的消费电子市场上难得的一抹亮色。

在今年一季度全球手机市场两位数下滑的大背景下,折叠屏手机依然实现了64%的大幅增长。而这很大程度上源于国内折叠屏手机市场的优秀表现。

虽然国内智能手机市场在2023年第一季度同比下降了约8%,但折叠屏手机市场持续增长,同比上升117%,达到108万部。

随着各手机品牌的竞相加入,国内折叠屏手机市场格局也悄然变化。CounterpointResearch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华为和OPPO的份额占比都在27%左右,华为略高一些;三星份额占比达到26%,排名第三位。而去年同期,华为占据国内折叠屏手机市场的过半份额,过去一年OPPO和三星实现了快速增长,国内市场逐渐形成目前的华为、OPPO、三星“三国杀”的新格局,荣耀、vivo则分列第四、五位。

CounterpointResearch称,OP-PO凭借去年年底发布的OPPOFindN2Flip和OPPOFindN2两款机型,获得了大幅的销量上涨,达到与华为相近的水平。

同时,三星的整体增长也很突出,折叠屏手机市场份额从去年的6%上升至今年的26%,这主要得益于其丰富的产品线和相对成熟的产品技术迭代。在重返中国市场后,三星接连在国内市场上推出了多款折叠屏手机,三星中国方面此前也向记者确认了,折叠屏手机是其重返中国市场的发力重点。

此外,vivo、荣耀、小米也凭借旗下新推出的产品各自在折叠屏市场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

值得关注的是,众多手机品牌接下来也将陆续推出新的折叠屏手机。记者从各手机品牌方获悉,小米新一代折叠屏MIXFold3将在8月正式亮相,荣耀MagicV2已定档7月12日推出,全新的三星GalaxyZFold5正在路上;而华为的迭代小折叠屏手机也在打磨之中,将在今年下半年上市。

众多重磅新品的发布,让折叠屏手机市场愈发热闹,也酝酿着新一轮的巨变。

扎堆入局背后的考量

在需求减弱、换机周期不断拉长的背景下,手机行业“游戏规则”正在改变。

实际上,不仅是已入局玩家不断推出新品,快速增长的折叠屏手机市场还在吸引新的玩家入局。

魅族此前公布了多项折叠屏专利,并传出将于近期推出折叠屏产品;而一加最近也传出将推出折叠屏手机一加Open。

而折叠屏手机市场当下最大的变量可能还是苹果何时躬身入局。不过据说也快了,近日有外媒消息称,由于消费者对折叠屏手机的整体反映正在改善,苹果可能很快就会推出非手机类别的折叠屏产品,其进入折叠屏手机市场的时间可能会在2025年前后。

各手机品牌扎堆布局折叠屏手机市场的背后,有着各自的考量。

对于消费者而言,手机大屏化是趋势,乔布斯时代iPhone手机屏幕仅3.5英寸,如今低配版的iPhoneSE的屏幕尺寸已近5英寸,主流手机屏幕都已在6英寸以上。折叠屏手机展开后的大屏,不仅可以打来更舒适的体验,也可以带来更多的信息呈现、更丰富的交互方式、多屏操作等更多的使用场景。

在需求减弱、换机周期不断拉长的背景下,手机行业“游戏规则”正在改变,消费者更愿意为品牌突出、质量过硬、体验优秀的产品买单,手机高端市场也有着更强的抗风险能力。

这让占据高端市场的苹果手机市场表现愈发突出。Canalys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全球高端手机出货量前十五名中,苹果占七个席位并霸占榜单前列,同时独占全球手机市场85%的利润。

折叠屏手机是目前国产品牌仅有的与苹果iPhone价格有重合的品类,直接把国产手机价格从原先均价2000元左右拉升到上万元。这样,不仅在手机销量下滑背景下,单机利润可以提升,更承担着国产手机改变传统低价手机的形象、冲击高端市场的重任。由此,国产手机品牌争相入局也在意料之中了。

实际的市场表现也是如此,根据Sandalwood中国电商市场全平台监测数据,进入2023年,iPhone在5000~7000元市场份额降至80%以下;安卓和鸿蒙手机在4000元以上价位段销量同比增长22%,其中6000~8000元价位段增速达到62%。在折叠屏手机的带领下,国产手机开始冲击苹果高端机的部分市场份额。

而作为最先发力折叠屏的主流手机品牌,三星目前的优势地位依然突出。三星几乎参与了折叠屏手机的整个产业链,在屏幕、零部件供应等方面,三星都有明显优势,三星也将具备优势的折叠屏手机作为其重返中国市场的切入点。

无疑,对于整个手机市场而言,在手机本身创新乏力的大背景下,折叠屏“颠覆性”的折叠形态带来了更多元的使用场景,有望挖掘更多需求,刺激销量。

折叠机时代何时到来?

动辄上万元的售价、肉眼可见的折痕以及相对匮乏的软件应用生态,都是折叠屏手机普及道路上的拦路虎。

随着市场上折叠屏手机逐渐增多,内屏多8英寸左右,外屏多6英寸以上,芯片、影像、屏幕与续航等方面差别不大,功能和体验也大同小异,同质化竞争的趋势凸显。因此,怎样寻求差异化的竞争优势成为手机品牌们的思考重点。

“折叠屏手机其实就是为了解决越来越大的屏幕与手机便携性间的矛盾产生的,并部分取代平板电脑和PC。”一位手机市场观察人士对记者表示,因此在功能性、便携性、实际使用体验等方面还需要厂商做好平衡和提升。

而为了打开市场,折叠屏手机的价格开始不断下探,不断下探的售价让折叠机开始“飞入寻常百姓家”,也成为各手机品牌市场竞争的利器。

此前在市场上依然一众万元折叠机的时候,OPPOFindN2起售价定为7999元,让其能被更多消费者接受和认可。前不久,摩托罗拉发布的motorazr40系列小折叠产品,售价更是3999元起,已与中高端直板机价格相近。

不过要将折叠屏手机降到与直板机类似的价格目前依然困难。因为,当下折叠屏手机的成本比普通手机高60%以上,主要成本就来自复杂的铰链和柔性OLED屏幕。

“居高不下的供应链成本,以及其承载冲高端的使命,决定了国内手机厂商只会将折叠屏定位于高端旗舰机,这就意味着折叠屏手机价格会降但依然会高于直板机。”一家国产手机厂商的品牌人士对记者表示,在屏幕、铰链等还需不断优化且还没量产的情况下,让手机厂商硬降成本或者亏损生产是不现实的。

动辄上万元的售价、肉眼可见的折痕以及相对匮乏的软件应用生态,都是折叠屏手机普及道路上的拦路虎。

目前来看,折叠屏的硬件素质表现还远未达到消费者放心的水准。记者在消费者投诉平台黑猫上搜索“折叠屏”,在近1800条相关结果中,投诉主要在三个方面:折叠屏折痕裂痕、屏幕显示故障和屏幕漏液。

至少目前看,折叠屏手机离真正的普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数据显示,2022年折叠屏手机出货量只占手机总量的1.2%。

确实,折叠屏手机目前市场占比并不高,但随着众多手机品牌的争相入局、折叠屏相关技术和软件生态的不断完善、折叠屏手机价格不断下探的同时,使用体验也在快速提升,增速也很快。无论是OPPOFindN的“从尝鲜到常用”,还是荣耀MagicV的“让折叠屏手机进入主力机时代”等都在凸显受手机品牌推动折叠屏手机普及的“野心”。

“其实,即使折叠屏手机价格下探至四五千元,但依然未覆盖目前3000元以下的中低端市场,因此未来渗透率能到10%或20%就已经很高了,但它的确承载着我们提升单机利润和冲击高端等多重重任。”前述国产手机品牌人士表示,虽然不断下探的价格已经把折叠屏手机的利润不断压低。

研究机构Omdia预计称,到2026年全球折叠屏智能手机出货量将达到6100万部,2021年至2026年年均复合增速达46.6%,届时,折叠屏手机的渗透率将达到3.6%。

“以前我们总说折叠屏手机市场‘冰火两重天’,一边厂商扎堆推出各种折叠屏手机,很热闹;另一边消费者面对高昂售价和欠佳使用体验的折叠屏手机,表现谨慎冷淡。”上述手机市场观察人士则表示,只有做到成本、质量、体验的多方平衡,提升良率、质量的同时降低故障率,并且搭配完善的应用生态,才能保证使用体验,最终激发用户需求,推动折叠屏手机时代的真正到来。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厂商热情、消费者冷静,折叠屏手机距离普及还有多远?

中国投资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厂商热情、消费者冷静,折叠屏手机距离普及还有多远?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厂商热情、消费者冷静,折叠屏手机距离普及还有多远?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