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投资网 财经 印度拒绝比亚迪10亿美元投资,背后是更大的野心

印度拒绝比亚迪10亿美元投资,背后是更大的野心

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车制造商,按理说比亚迪想去哪儿投资都应受到当地欢迎。但印度最近的操作令人有些费解。

郑州比亚迪工厂,海豹车型下线。

据《路透社》报道,比亚迪原本正在与印度一家当地企业Megha Engineering and Infrastructures Ltd(下简称Megha)洽谈,前者准备花费10亿美元,与后者合作在印度建造电动汽车和动力电池工厂。

双方达成初步意向,新工厂计划每年生产10000-15000辆电动汽车,Megha将提供资金,而比亚迪输出核心技术。不过,双方的这份提案遭到了参与双方讨论的印度政府官员的拒绝。

《路透社》援引一位印度工业和内部贸易促进部官员的话说,中国在印度的投资涉及“安全问题”需要审议。另一位参与讨论的官员表示,现有的招商规则不允许外国企业进行此类投资。

2020年,印度政府修改了外国直接投资政策,此举旨在阻止包括中国企业在内的一些国家在疫情后收购印度实体。此外,也有报道称一些中国车企在印度聘请印度代理合作伙伴作为“幌子”。

事实上,比亚迪在乘用车领域已经有两款电动车打入了印度市场——Atto 3(国内叫“元PLUS”)和e6,其还计划在今年年底前在当地推出Seal EV(国内叫“海豹”)电动车。

2023年4月18日,上海车展比亚迪汽车展台。

当前,比亚迪在印度已经拥有一家工厂,负责将上述车型通过SKD的方式组装。SKD是指汽车公司向海外工厂所在的国家出口半成品或部件,当地工厂组装并销售车辆。

既然以前可以批准比亚迪建厂,那为何现在不行了?

有迹象显示印度的野心膨胀了。

早在2013年,比亚迪就进军印度,联合印度本土的Olectra Greentech集团,成立了Olectra-BYD合资公司。印度当时准备用合资的方式,来促进本土汽车产业的发展。不过,比亚迪只是在印度建了组装厂,核心零部件全部从中国进口。

十年后的今天,印度仍然不能独立造出一台电动巴士。

曾经的印度只看“钱”,但现在他们想发展产业链。因此,虽然在技术层面毫无办法,也指望不上比亚迪开放技术,但无法阻挡他们在政策上出现了官员口中各种“不合规矩”“安全审查”等话术。

除了比亚迪之外,长城汽车此前试图曲线进入印度市场的做法也遭到拒绝。

2020年1月,长城与通用签署收购Talegaon工厂的协议,按照当时签订的协议,这场收购计划在2020年下半年完成。不过,在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下,印度不再与中国企业签署任何进一步的合作协议,长城汽车对Talegaon工厂的收购因此暂停。此后,因超出了项目最后期限,长城收购通用Talegaon工厂的计划最后取消。

近年来,印度高税收和复杂的法律结构长期对海外汽车制造商造成困扰。根据印度现行的关税政策,进口车关税范围在60%至100%,其中售价在300万卢比(约合人民币26.4万元)以上的汽车面临100%的进口关税,售价300万卢比以下的进口车收取70%关税(去年为60%)。

此外,2023年印度新财年预算案显示,汽车SKD组件进口关税从30%提高到35%。而根据行业不同,零部件进口关税约为0%-15%。

翻看上述政策,虽然字面上没有一条是针对中国车企,但实际上每一条都是针对中国车企。

就拿比亚迪举例,其无论是整车直接出口到印度,还是通过出口SKD组件方式在印度组装,都不是很划算。

显然,印度政府希望通过关税政策的调整来推动进口贸易从成品过渡到SKD再到CKD进口,推动产业链的上游延伸。也希望通过关税政策的调整,提升印度的制造水平。

那比亚迪有没有应对措施呢?有,且已经在行动了。比如,比亚迪在越南有一座零部件工厂,在泰国有一座整车厂,将鸡蛋分散在不同的篮子里,不失为发展东南亚市场的良策。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财经,科技,游戏,体育,汽车

中国投资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财经,科技,游戏,体育,汽车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财经,科技,游戏,体育,汽车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