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没有写一部剧的剧评,写得是如坐针毡,如鲠在喉,如芒刺背。夸嘛,有些勉强,骂嘛,违背良心,你说它平庸得骂也不是夸也不是,更不对,它怪得难以归类。《欢颜》,一部一集让我“嚯!”三集让我“哈?”的奇怪电视剧。
《欢颜》海报
《欢颜》讲述了年仅21岁的青年徐天,秉承父辈的信仰与嘱托,从南洋出发到广东,一路经福建、江西、浙江,最终抵达上海,成功将资助革命的物资送交共产国际。
乍看像个谍战剧,其实是个公路片;仿佛是个民国剧,细品品里面服化道、事件编排又不太民国;可能是个冒险题材,这一路的倒霉催又不够刺激惊险。
群像,只能说是群像,但群像中基本没一个人物能让大部分观众共情。一看主创,哦,徐兵,那没事了。《红色》《新世界》都出自这位大哥之手,大哥喜欢玩诗性浪漫的革命题材,但常常调子起很高,后面一泻千里,《欢颜》就是个典型。
《欢颜》剧照
开篇第一集,确实场场戏见老编剧的功底,老孙接任务、火车斗劫匪,几句对话将老孙和徐天两个人物立住,一老一少,一老江湖一小肥羊,一深藏不露一天真热血,对比拉开,二人上路,颇有趣味。
紧接着边陲小镇空荡荡,一医馆,一当铺,几方势力,围绕着三根金条的归属,下药打枪,明争暗抢,慷慨者包藏祸心,被救者忘恩负义,有靠山的明火执仗,没靠山的冷眼旁观,西部片的味道出来了,黑色电影的味道出来了。
小镇不承担任何让观众带入现实小镇的沉浸任务,是脱离一切现实意味的虚拟舞台。够新,够大胆,难得在国产剧里看到这种剧本结构,我着实有些激动,甚至为它充了腾讯会员。然后多看两集,感觉逐渐不对劲。形式的新,难掩其内核的空,人设的怪,难掩其人物的虚,腔调够了,底子没有。
《欢颜》剧照
它试图搭建起一个看似熟悉(民国/革命/谍战)的戏剧背景,但其实是全然作者化的虚拟场域;它似乎是讲述一个看似同样熟悉(为革命添砖加瓦)的常规故事,但其实高度抽象服务于作者的某种理念和观点表达。比较类似的作者和作品,有兰晓龙的《生死线》《我的团长我的团》《好家伙》,或者姜文的某些电影。
但相似的仅仅是外壳,其内里要表达的东西,故弄玄虚,自我感动,整部剧都能具象化到其中一个人物的气质上去:闽西头人俞亦秀,一辈子没走出过房门,看万卷书和世界地图,不知人间疾苦,不知烽火硝烟,不知柴米油盐贵几钱,慷慨道“虽千万人吾往矣”,只会让人觉得“你小子真能装,你小子真幼稚”。
《欢颜》剧照
其中每一次的剧情转折,无论是老孙的死,还是俞亦秀的赌输自杀,或是俞舟对几年不见的前女友的执着和放下,都有诸多不合逻辑之处,但一开始我都尽量理解了,因为这部作品的“新”,以及其某种抽象性,我愿意将这些逻辑问题丢到一边,将其当作一部剥离了现实性、具有高度假定性的舞台剧观赏,只想咂摸这些抽象背后的作者表达,寄希望于其观点和思想的深刻或新颖足够让人满足,然而我失望了。
董子健 饰 徐天
我真的不想搬出兰晓龙,有点降维打击的不忍心,但没办法,这个对比可能最直观。无论是“兵团线”三部,还是《好家伙》,兰晓龙首先是在高度假定性的戏剧设定下,兼顾了历史真实和戏剧真实,然后是内核表达精准而且坚实。
以《好家伙》为例,一个天真的理想主义者送“种子”去上海,与《欢颜》的故事核高度相似,但这一路的旅程,每个人物、每段剧情,皆服务于主题:当下社会的沉疴痼疾,侵华日军的残酷可恨,理想主义者是如何失去信仰,为虎作伥者又是如何觉醒。要革命,为什么要革命?革的是谁的命?这个问题的答案必须要讲得令人动容,“革命”做动词时的势能才能聚集,汇成水流直冲而下时才是银河落九天的壮阔激昂。
张译 饰 章加义
而且兰晓龙把形式玩到极致,从人物逻辑和故事逻辑上,没有大bug。前仆后继的牺牲送种子,种子能重建上海地下党全网络,请问沾满血的三根金条能救中国吗?《好家伙》“青山”的安然赴死,要的是唤醒年轻有能耐的时光,不要把青春和生命用在为虎作伥上,青山和时光这组人物更是在隐喻革命的先烈与接班者的关系。
而《欢颜》里前仆后继的死,是为了三根金条(还是富家公子男主随时能让父亲再寄几根的金条),即使作者再怎么将三根金条拔高成“苏区的威信”,也只会惹人发笑,苏区要是个几根金条就能代表“威信”的苏区,还谈什么革命?
在革命故事中,往往有牺牲,“红旗是献血染成的”,牺牲换来的革命成果让人心生敬意,但死要死得其所,《好家伙》全剧贯穿一句话,“送死的人来了”,送死是因为革命的难,送死是为了他人和后世的活。而瞎洒血浆,只能显得《欢颜》既不懂革命的艰难,也不懂生命的可贵。
当然,如果《欢颜》的主创觉得,其实观众误读了,《欢颜》讲的并不是革命,那么剥开革命故事的壳,徐兵想讲什么?是人性人心,是爱或理想,是失去找寻,讲什么都可以,没关系。但就是忌讳什么都来点,什么都讲不透,一把开锋利刃舞的是光芒炫目水泼不进啊,结果只是把一块好木料刨了层花下来,呛得人咳嗽,雕出个四不像的东西。
《欢颜》剧照
荒诞、抽象,是手段不是目的,隐喻喻体有了,本体是空的,就蛮好笑了。“信仰”两个字,也不是你凭空抽象出来的,不是靠主角大段“革命理想”的台词堆出来的。
嘴里是让百姓有田有房有书读的革命理想,结果群众都是面目模糊的道具人,全剧有几个活生生的“百姓”角色?没有老百姓让人感同身受的苦,切肤入骨的痛,那就没有“百姓”了,那就让为高悬的“理想”奔忙的主角团变成一个个“人设”了,没有必要的牺牲,没有逻辑的执拗,一点都不动人,更谈不上信仰的动人。
所以,《欢颜》有点意思,作者确实有才华,但风格大于内容,形式脱离实际的有效装B,并不能让《欢颜》更有思想深度和艺术价值。
但我为什么觉得,还是值得一看,因为这确实不是“烂剧”,它高高在上,空中楼阁,起码没有陷入窠臼和泥潭,勇气和冒险精神肉眼可见,台词和单场戏的质量,确实下了功夫,在当下以“流量数据”“扛剧明星”为项目推进关键要素的中国电视剧市场,实属罕见。腾讯也够活菩萨的,送钱做这样冒着风险的项目,因此这腾讯会员,充了也就充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