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投资网 财经 产业互联网蓝海机遇何在?上海欲拔头筹

产业互联网蓝海机遇何在?上海欲拔头筹

“上海生产性互联网服务平台发展已形成万亿级的产业规模、多领域的产业赛道。”7月18日,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总工程师葛东波在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指出。

根据《上海市促进产业互联网平台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到2025年,上海产业互联网平台交易额力争突破3.3万亿元;引育100家以上的产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其中30个以上的头部平台、10家以上的新上市企业和独角兽企业。

产业互联网正接力消费互联网,成为促进我国经济数字化的新动力,其产业规模也有望从2025年的4万亿增长至2030年的12.22万亿。从技术上,AI大模型正在2023年之初与云、工业软件等融合,提升产业互联网的可用性。不过从现实发展进度上看,集中度较低、龙头企业尚未成型、交易占比过高等问题依然限制产业互联网进行普及,我国急需进行行业整合和产业发展方向引导。

其中,上海发展产业互联网已形成一定规模和产业链基础。眼下,上海市希望从几大产业先行入手,令上海产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全面落实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需要,并有机会服务全国。

产业云改造智能家居设计业

不同于消费互联网,产业互联网是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为产业链上下游实体企业提供信息撮合、交易贸易、数字化供应链、物流仓储、专业服务的创新型经济业态。海尔智家副总裁、设计中心总经理吴剑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希望用不断进步的产业互联网技术来提升用户体验、创造企业效益。

产业云是产业互联网的一大重要分支,能通过云计算提供数据技术、行业解决方案及产业实践服务。2023年初,海尔创新设计中心决定更新其使用的云服务。从着手立项到初步完成交付,经过小半年的部署,这个工业设计中心落地了国内首批结合实际业务场景的AIGC产业互联网解决方案。配备了“人工智能”的新型产业互联网,该中心用全新方式做客户调研、将市场扩大到小语种国家,而且将设计智慧进行沉淀、积累,形成宝贵的结构化企业知识库。

除了加速设计效率,产业互联网的另一重要意义是进行企业内部的设计成果沉淀。以往很多设计中心,经验跟着人走,人走了,相关经验没有沉淀在企业内部。使用搭载了AIGC功能的产业互联网后,设计中心将能把每一次头脑风暴的知识投入都沉淀、积累下来,最后综合形成一个虚拟设计师的能力。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目前产业云服务已经能融合AIGC模型和应用、算力基础设施、现有的工业设计软件等不同的技术服务。眼下,像亚马逊云科技等头部云厂商在完成以数字产业创新为特征的上半场落子后,正看准上述需求,进入更新生产要素、提升全要素生产力的下半场竞赛。

产业互联网在家电制造业也许还只是一个助手,但未来有希望成为一个懂得企业、懂得行业的创新者。吴剑告诉记者,除了设计,它还将继续向制造、营销、服务、安装端延伸,还有不少可以做的工作。

产业互联网新蓝海

近年来,我国首先发展了“工业互联网”和MRO平台,并正逐渐将两种概念整合。“产业互联网和工业互联网在英语中均为Industrial Internet。早期国内将两者分开来谈,是因为产业互联网最初从MRO做起,即狭义的生产性服务业的配套服务,而工业互联网更多围绕生产制造领域,离生产线更近一些。”上海财经大学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劳帼龄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如今,广义的产业互联网已包含工业互联网。

“尤其是疫情以来,生产性互联网服务平台表现出了强大的韧性,正成为驱动供应链、产业链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力量,产业互联网的蓝海正在形成。”6月12日,上海市政府常务会议指出。

依据《中国产业互联网白皮书》,2025年,我国产业互联网市场规模达到4万亿元;2030年,产业规模将达到12.22万亿元。这显示“产业互联网”依然有较高的增长潜力,有机会成为创业蓝海。

从雅虎、亚马逊、谷歌等公司“批量”出现的20世纪90年代算起,上一代“消费互联网”浪潮持续约20年。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2013年中国互联网用户数已达6.18亿,同比增速已经下滑至个位数,用户周均上网时长也已经趋向稳定。消费互联网格局趋于稳定,增长空间变得有限。

“产业互联网”正成为继“消费互联网”以来下一个蓝海增长点,料将催生新的龙头企业和生态链条。

上海财经大学电子商务研究所执行所长崔丽丽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消费互联网更多是一些原生性的互联网企业,它们天生就是互联网平台。而产业互联网基本上要基于原有的传统行业,是后天型的互联网,因此如何从传统走向互联网,就需要有规划、计划、路径和策略。

上海欲拔头筹

基于原有较为雄厚的产业基础,上海的产业互联网平台发展较早。未来,上海或以功能性平台集聚上下游,形成“上海技术赋能全国,资源要素上海调度”的生态格局。

劳帼龄研究指出,早在2005年,上海就出现了机电设备、大宗物资等信息提供与撮合平台。只是早期,产业互联网更多以MRO平台、产业电商、工业互联网等面貌出现。

目前,上海已发展出了四大类型产业互联网平台,并产生了不少行业代表公司和龙头公司。

第一种是大宗商品交易服务平台,提供大宗商品及相关产业数据服务,如找钢网、我的钢铁网。钢铁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行业,每年贸易额高达5万亿以上,但近年来钢铁产业应基础设施投放环境而变化,产销问题面对前所未有的压力。上海钢联提供了撮合交易、金融服务、物流整合三位一体的钢贸服务,发布MySpic价格指数消除信息不对称性,促进了钢铁贸易的新发展。

第二种是工业品电商服务平台,提供工业用品采购与管理等服务,产生震坤行工业超市等典型平台。震坤行工业超市是一家数字化的工业用品服务平台,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工业用品采购与管理服务,实现工业用品供应链的透明、高效、降成本。

第三种是数字化转型服务平台,带动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如远景智能主要服务于能源管理、楼宇管理、智慧城市领域。

第四种是专业服务平台,包括检验检测服务平台、汽车全生命周期信息服务平台、绿色低碳供应链服务平台等,总部位于上海的宝信软件依托钢铁及先进材料业雄厚产业基础和丰富应用场景,以信息高科技和资本为驱动,提供以钢铁业为代表的流程型制造数字化智慧化综合解决方案。

从头部企业来看,上海的产业互联网平台龙头较为集中。《2023胡润中国产业互联网30强》显示,北京以11家上榜企业遥遥领先;上海紧随其后,上榜企业达7家;广州、深圳、杭州也分别有4家企业上榜。

根据7月发布的《行动方案》,上海的产业互联网发展方向包括建设“分领域、全品类、全链路”的产业互联网平台集群,推动产业元宇宙、扩展现实、大模型、区块链等前沿技术与产业互联网平台深度融合,打造强韧有力的数字化产业链体系,并将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汽车、先进材料、时尚消费品六大领域打造产业垂直服务平台。

对于上海围绕六大重点产业推进建设6类产业互联网平台,劳帼龄分析指出,城市发展政策导向产业离不开研发、生产等方面的政策倾斜,产业的上下游联动、数字化转型也必不可少,这就是产业互联网切入的地方。在政策导向产业之外,每个产业都离不开辅助性产品,比如之前的MRO,这些需求也将引导产业互联网发展。

找准切入点

长远来看,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每个产业都会形成产业互联网平台。但短期来看,产业互联网仍需面对一系列现实挑战。

首先需直面的问题是,产业互联网的专业壁垒较深。劳帼龄指出,面对数实融合浪潮,消费互联网大厂并未按兵不动,2015年阿里巴巴已开始探索产业互联网;近期向港交所提交了招股说明书的京东工业已在上市路上,但也集中在MRO领域。记者注意到,早期消费互联网大厂切入产业互联网,利用技术积淀进行新领域深耕,也推高了产业互联网的行业技术门槛。

其次,平台集中度还有待提高。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在2023产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论坛上指出,全球工业互联网平台67%的市场份额集中在十大平台,而我国已经有两百多个平台。目前我国的工业互联网平台集中度低,影响跨平台的互联互通。

另外,我国尚未出现产业互联网巨头。盛景嘉成基金管理合伙人王湘云曾表示,放眼全球,美国有固安捷、法斯诺,日本有米斯米、MonotaRO,德国有沃尔特,“而中国这么大一个市场,却没有诞生出MRO的巨头。”

整体来看,我国产业互联网的实践大多集中在“交易数字化”。据浙商证券研报,我国上市公司中的国联股份、汇通达、怡合达,以及拟上市的震坤行、鑫方盛、药师帮等都将交易数字化作为最主要商业模式,交易业务贡献了主要业绩。这意味着,产业链中生产、设计、研发等环节的数字化还有待推进,供应链数字化仍有广阔空间。

选择合适的角度落地产业互联网并集群化发展,或为一招“先手棋”。崔丽丽向记者表示,有这三个特点的行业、企业、环节具有比较优势:一是距离消费互联网比较近的,比如服装鞋帽相关的轻工行业、医药行业;二是在产业链上下游中有主导性优势的核心企业,比如以宝武集团为核心的钢铁互联网;三是交易环节更容易落地产业互联网并形成集群化,因为交易更容易形成平台生态。

对于城市发展产业互联网,崔丽丽建议,首先可以基于适合落地产业互联网并集群化发展的特征,从传统的优势产业领域,从距离消费互联网较近的产业领域,从供应链交易环节入手去发现细分领域中有利于产业互联网生根发芽的点。其次,要有较好的规划布局,在政策上侧重于产业互联网发展的管理共性问题解决,采取示范、试点、标准化和跨行业交流等方式方法,促进产业互联网发展经验的跨领域传播和共享,促进产业互联网在多个领域齐头并进发展。

崔丽丽还指出,产业互联网的推进往往还涉及到原有产业领域一些规则、政策的调整,因此城市发展产业互联网还应该注重产业政策的创新。“消费互联网的创新可能更多是企业基于市场变化的感知所采取的多样化、快速试错和快速迭代的创新方式,它要求快,所以先创新再规制。而产业互联网在数字化渗透的速度上更缓慢,而且更需要基于组织管理层面作出适当的调整而实现,因此它的稳健性要求高于快速反应要求。”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产业互联网蓝海机遇何在?上海欲拔头筹

中国投资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产业互联网蓝海机遇何在?上海欲拔头筹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产业互联网蓝海机遇何在?上海欲拔头筹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