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是全国第一个工人新村诞生的城市。在当时上海工人心目中,工人新村是“幸福生活”的代名词。他们拖着平板车,载着不多的家当,告别了棚户和滚地龙,带着一路欢叫蹦跳的孩子们搬进了新工房。而工人新村,也成为上海城市发展史上不可磨灭的历史痕迹。
日前,由杨浦区文旅局出品,上海现代人剧社与中国文联上海两新文艺基地制作演出的话剧《暖光》正在创排之中,并将于11月8、 9日在YOUNG剧场(上海杨浦大剧院)首演。该剧是上海首部反映工人新村题材作品,书写了“一个时代、一个地区的集体记忆和共同感情”,并记录下一代人曾经的追求和向往。
改造前的228街坊(杨浦区二万户工人新村1953年)
8月28日下午,话剧《暖·光》新闻发布会在上海杨浦区228街坊召开。这里曾经是1952年上海市为优秀工人建设的首批“两万户”项目之一,承载着工人阶级当家作主的自豪感。时过境迁,有着60余年历史的工人新村经过旧改,如今已经焕然一新,成为了承载公共服务设施的全新城市空间。
“上海是全国第一个工人新村诞生的城市;杨浦是工人新村的摇篮。”杨浦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卢刚在发布会上表示。
在228街坊保留的十二栋“两万户”建筑里,至今可以感受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人新村的集体记忆。当年,这里是“幸福生活”的代名词,楼房崭新,花园葱绿,每一楼面都有自来水龙头,有抽水马桶卫生间,有合用厨房洗澡间,二楼以上是木质地板,推开窗便是灿烂阳光……
今天的杨浦区228街坊(2023年)
话剧《暖·光》的编剧管燕草和导演石俊教授都是从工人新村走出来的。他们对工人新村都有很深的情感。
管燕草的父亲是著名的工人作家管新生,出版了长篇纪实文学作品《工人新村——上海的另一种叙事记忆》。如今,自己也成长为一名国家一级编剧,管燕草希望用戏剧作品记录下自己的记忆。
她感慨道:“这些年,反映现实题材的话剧是比较少的,反映工人生活的话剧尤其稀缺。”她想以聚焦小人物生活的方式,向观众展现那个时代的群体缩影。该剧通过师兄弟两家人在建造、扩建、改造工人新村的热浪中的起起伏伏,展现了主人公搬入、搬离、再搬入工人新村的曲折人生经历,通过人物复杂的内心情感世界,从而谱写了一曲工人新村的歌谣。
导演石俊教授也是从工人新村走出来的戏剧博士。在他看来,《暖·光》讲述的是普通工人的生活,抒发的是平民的人文关怀。从“工人新村”这一角度,描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后工人日新月异的面貌,展现的是社会发展所走过的历程和百姓日常生活,刻画的是从上世纪50年代初直至当下的时代变迁。
20世纪60年代,蕃瓜弄开始改建为上海第一个五层楼房的工人新村。图为蕃瓜弄的居民迁入改建好的新居。如今蕃瓜弄开始了新一轮的改建。
普陀曹杨新村(1952年6月)
此前,在该剧的剧本研讨会上,同样曾在工人新村生活过的著名学者毛时安、陈思和都对这部话剧给予了特别的关心与指导。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原副主席毛时安认为,这部剧真切地表现了中国大地独有的受益广大的工人新村的生活,题材填补了一段历史空白。其细节真实,感情真挚,构思完整,可望打磨为新中国成立75周年的献礼剧目。
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杨浦区作家协会会长陈思和提出,工人新村不仅是一种历史的怀旧,更有象征意义——新中国成立了,工人才有了主人翁的地位和意识,创作中加强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塑造,突出工人新村这一象征的特殊意义。
据悉,该剧是上海市剧本创作中心重点资助项目、上海市作家协会签约作家项目,同时被列为中国文联2023扶青计划资助类立项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