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11月以来,虚拟现实领域频出利好消息。11月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体育总局五部门联合印发《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6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提出发展目标,到2026年我国虚拟现实产业总体规模(含相关硬件、软件、应用等)超过3500亿元,虚拟现实终端销量超过2500万台,培育100家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行业影响力的骨干企业。时隔仅一周,在11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复组建国家虚拟现实创新中心,该中心依托南昌虚拟现实研究院有限公司组建,聚焦制约我国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难题,逐步构建覆盖虚拟现实全产业链的产业创新生态,推动我国虚拟现实产业高质量发展。增强现实AR、混合现实MR,实际上是业界通常所使用的扩展现实XR范畴。《行动计划》指出,虚拟现实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前沿方向,是数字经济的重大前瞻领域,将深刻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产业发展战略窗口期已然形成。增强现实AR企业亮风台市场生态副总裁张春艳向记者指出,IDC中国9月的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AR/VR市场整体出货量达58.6万台,以全年平均测算来看,全年出货量可能在120万台左右。《行动计划》提出2026年的目标是2500万台,“这相当于行业要在5年之内实现20倍的增长,对企业来说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激励。”张春艳进一步指出,这势必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供给侧能力的提升,甚至会涌现出一批表现亮眼的企业,还会吸引更多的人才涌入,并且让众多的实体产业与新兴产业融合创新,推进数字经济发展进程,最终从消费级、产业级、城市级逐层升级进行全产业重塑。相信这个数字会达到的。新产业将带来新的经济活力和发展方向。”张春艳如是表示。 中关村大数据产业联盟副秘书长、中国电子学会大数据专家委员会委员颜阳指出,虚拟现实在我国发展已有数年时间,通过对既往产业发展的经验总结,《行动计划》的主要意义在于推动虚拟现实产业向高质量方向发展,涵盖了核心技术、创新体系、产业生态和融合应用。从虚拟现实终端销售来说,目前处在5年行动计划的基础阶段,许多层面仍是投入阶段,因此相关各方在推进过程中要做好心理准备。教育培训、体育健康、商贸创意、智慧城市等虚拟现实重点应用领域实现突破。开展10类虚拟视听制作应用示范,打造10个“虚拟现实+”融合应用领航城市及园区,形成至少20个特色应用场景、100个融合应用先锋案例。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认为,《行动计划》给我国虚拟现实产业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实现2026年目标,顶层设计层面建议从三个方面进一步明确:一是理顺虚拟现实的发展路径,虚拟现实范畴较广,当前VR偏向于消费端,而AR/MR等可以在B端应用,但MR存在较大的技术瓶颈,VR普及度较高,但在工业应用上普及度不高,要基于现状做出更加具体的发展规划。二是要推动虚拟现实基础技术的进步,也要提高技术的自主化程度。基础技术方面,MR当前仍然需要在光学与微显示上进行技术投入,VR的算力性能和重量之间依然不能达到完美平衡。企业层面突破技术的难度较大,这里需要调动科研院所、高校的研发积极性。三是关联产业需要振兴。诸如VR和MR的内容制作极度依赖于3D建模工具软件,我国工具软件方面进步显著,但和国际巨头相比依然存在差距。教育、工业制造、文化旅游等方面已涌现出典型的应用案例。无人机等智能终端,打造软硬一体的公共安全服务体系,广泛应用于日常巡逻、重点区域安保、应急处理、刑侦抓捕、活动安保等典型应用场景;在工业领域,为工业企业提供一种帮助用户在工业环境中安全、高效、智能完成工作的新方式,围绕实体产品的生命周期中的各个环节,包括设计、供应链、生产、营销、培训、售后服务等增效降本。主力资金加仓名单实时更新,APP内免费看>>(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
未来5年要实现20倍增长 虚拟现实产业站上风口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