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近期发布通知,就《钠离子电池通用规范》协会团体标准进行公示并征求意见,预计在11月左右正式发布并开始实施。
聚焦到行业内,钠电池行业正在“起量”,目前材料端建成产能不断落地,已有较大量级订单,有电池企业端产线赶不及订单。但相对锂电池而言,钠电池的出货量仍相对较低,业内则更关注钠电池相对于锂电池的独特性能的准确下游应用市场。
全国钠电池标准公布在即上市公司布局火热
10月7日,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发布通知,就《钠离子电池通用规范》协会团体标准进行公示并征求意见,时间为10月8日-11月7日。此次意见征询公示期结束后,标准编制组将针对所收集的意见组织第三方专家召开评审会,进一步完善此项团体标准,预计在11月左右正式发布并开始实施。
据悉,钠离子电池与锂离子电池运行原理结构类似,与锂离子电池相比,钠电池在倍率及低温性能更好,但能量密度受限。目前市场上的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在80-160Wh/kg,略好于铅酸电池,而差于锂离子电池。
此前,工信部锂离子电池及类似产品标准工作组、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组织开展了全国首批钠离子电池产品测评活动。本次公开征集标准意见,亦是钠离子电池产业化进程提速的信号。
在去年锂价走向高峰时期,钠电池人气也迎来一波高涨,今年随着锂价的回落,钠电池的经济性价值受影响,但钠电池的发展仍在继续。有业内人这样形容钠电池发展现状,虽然钠电的创新发展“S”曲线拐点还远未到达,但在拐点之前,技术、产业化都在平稳向上地发展。
上市公司则早有布局,此前钠离子电池概念炒得火热,进入中试、有相关研发、拟布局钠电池是大多数公司的口径,如今各公司量产计划已逐渐明晰,包括宁德时代、多氟多、中科海钠、传艺科技等多家公司已在今年实现较大模化量产建设。
值得注意的是,进入2023年,钠电池车型在工信部新车目录中首次出现,钠电池领域的投资持续升温,在一级市场中,多家钠电企业成功获得融资并公布了钠电项目规划。而在这些融资与资本活动背后,锂电材料企业的身影则频繁出现,包括格林美、新宙邦、星源材质、美联新材等,同时,小米、美团等互联网巨头也加入钠电池投资队伍。
据北极星电池网不完全统计,截至到2023年9月底,已有63个钠电相关项目落地,总投资额超1700亿元(部分项目未公布投资额),其中钠电池产能近290GWh。
钠电产业链量产推进已有企业“忙不过来”
除标准化推动以外,近期钠电池行业则悄悄“起量”,材料端建成产能不断落地,已有较大量级订单,有材料端、电池端企业反映产能建设不足,订单难交付。
据悉,此前山东华钠新能源有限公司副总裁李稚殷曾公开表示,公司500吨钠电正极材料落地,产线已量产。此外,公司明年会有1万吨产线规划落地,5年内公司希望能够在正极材料产能达到10万吨级别。
深圳珈钠能源董事长曹余良表示,公司钠电材料千吨量产线近期投产,到年底已有200吨订单,产线已经满足不了订单需求。
上市公司来看,普路通近期从互动平台透露,公司钠电池订单增速显著。今年8月,普路通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的钠电池18650等型号已实现小规模量产,目前已签订订单大约在40至50万只。9月份则再次表示,公司已率先量产的倍率型钠离子电池,截至目前已签订单超百万只。
普路通近期在互动平台上表示,目前钠电池已在手排产订单饱满。据悉,公司目前主要有两款产品,即基于钠电池优势所在的倍率产品和低温产品。
从布局来看,普路通专注于钠电池生产与研发,此前与钠壹新能源共同出资设立控股子公司普钠时代,则意在产业链布局联合合作方覆盖多个环节,贯通前驱体到材料、到电池的生产、到终端Pack应用。
据天眼查显示,目前钠壹新能源、亿特森、普路通分别持股盐城普钠时代电池51.3%、27%、10%。有媒体援引钠壹新能源透露,盐城普钠时代为公司第一生产基地与研发中心面积超2万5千平方米,总投资超3亿元,圆柱钠电池日产能30万只,主要产品为倍率型和容量型18650/26700/32140圆柱电池。
从近一年公告来看,普路通正在加大力度转型钠电池领域。此前,普路通在2月公告,拟设立专注于钠电池领域的普钠时代新能源有限公司,具体规划包括:2023年实现中试线设计产能100MWh,并在中试成功、电芯性能体系固化的基础之上投产第一期设计产能1GWh的销离子电池量产线,2024年电池量产线设计产能拟逐步扩张至3GWh。
9月再次发布权益变动公告,此次权益变动及表决权放弃后,公司控股股东为绿色投资,实控人为广州市花都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同日公告,与广州智都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产业合作方面,智都投控将全力支持普路通在广州市花都区内开展钠离子电池为基础的储能示范项目和应用推广,支持钠离子电池在储能场景作为更安全、更低成本的选择,推动下一代更安全的储能电站建设。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钠电池业内达到量产出货的企业并不多,前期市场看好的两轮车与储能市场并未放量,目前业内共识是,钠电池现在要根据相对于锂电池独特的性能,即倍率与低温性能,找准下游应用市场。
从电池性能角度,据了解,目前行业内主流的钠电池能量密度大概做到120-130wh/kg,循环次数约在3000-4000次左右,BOM成本区间在0.8-1元/wh。对于大储需求,钠电池循环次数缺陷较大,对于业内较为看好的两轮车需求,则属于成本极为敏感的领域,钠电池暂时难以与铅酸及锂电池匹敌。
有行业人士表示,当钠电池的价格降至约0.4元/wh左右,与铅酸电池价格逐渐接轨时,由于其在循环性和能量密度上具有明显优势,钠电池将在两轮车市场中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但我们预测钠电池的BOM成本要达到0.4元/wh的水平,可能要到2025年至2026年。因此,在目前市场上,尤其是主流的两轮车和储能市场,钠电池在短期内尚缺乏足够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