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报记者莫琳
十年前,西安光机所出身的曹慧涛、米磊,拉着已经从事10年投资的李浩,成立了中科创星,投身到当时并不时髦的科技成果转化和硬科技投资。近日,在中科创星成立10周年的年会上,李浩感慨道:“今天我们要致敬每一个‘坐冷板凳’的人。”
十年间,中科创星从一家募资都难的早期硬科技投资机构,成长为炙手可热的“硬科技投手”;十年间,中科创星不仅在募资寒冬中规模逆势增长突破100亿元,更是先后投资孵化了425家硬科技企业,其中,芯片、半导体企业超过150家,科学家创业项目超过200家。
“面壁者”的使命
在中科创星,合伙人的办公室命名为“面壁者”。在李浩等人看来,他们的使命是让真正的底层关键核心技术逐一攻破“卡脖子”难关,走出实验室,实现商业化。
2013年,中科创星就开始布局光子技术,2014年开始投资光电芯片和半导体,2015年开始投资商业航天,2016年开始投资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2017年开始投资新能源,2018年开始投资量子计算,2019年开始投资储能,2020年开始投资大飞机产业链,2022年开始投资可控核聚变。
纵观每一次布局,都在行业微末之时进入。李浩认为,硬科技投资要坚持长期主义。“当一个行业风口出现的时候,真正能起来的人,是在五年前、十年前就一直在这个行业深耕的人。”数据显示,首批科创板上市的25家硬科技企业,成立时间最早的是在2000年,2019年上市时各家企业平均成立年份近12年。另一个数据也佐证了这一判断——当下市值超过300亿元的公司几乎都经历了15年以上的耕耘。
随着科创板的推出,硬科技投资越来越受到关注,甚至出现“无人不投硬科技”的热潮。是否担心硬科技赛道涌入太多的竞争者?李浩表示,开始有点担心,后来发现影响没有那么大,因为即便能够找到实验室、科学家布局,但距离真正实现科技成果转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那种能够理解技术规律并耐得住寂寞、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的能力和决心,在现实世界中少之又少。
硬科技风投要“软硬兼备”
在最近举办的光子产业论坛上,西科控股和中科创星发布了硬科技企业社区品牌“曲率引擎”。“曲率引擎”本指科幻作品中的超光速推进系统,以此命名硬科技企业孵化加速空间,寓意希望园区的硬科技企业可以实现“超光速”般的成长发展。
在曲率引擎光子传感聚集区内,拥有4寸研发线、6寸中试线的光电子先导院,作为专业共享技术平台的服务载体,为光子芯片类企业提供共享生产线、洁净车间等先进生产环境和设备,能显著压缩企业产品交付周期,有效降低创业企业的门槛。中科创星也借助这个共性技术平台,吸引投资了一批光子企业。
当被问及为何要重投入为初创企业提供流片设备时,李浩告诉记者:“这些硬服务不仅需要庞大的固定资产和设备投资,还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员,成本非常高昂。对于初创企业来说,这种投入几乎是天价,但又是刚性需求,所以,中科创星重金打造了硬条件来提供硬服务。相对于外界市场化的流片平台,企业在光电子先导院的流片成本降幅达到近50%。”
经过十年布局,中科创星所投资的硬科技企业分布于不同领域、处于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资源禀赋,相互间需求差异很大。“在垂直的客户渠道、管理团队、产业资源、政府资源等方面,大部分科技创业者都是有欠缺的,而中科创星十年来在这类‘软服务’方面有很多积累。我们也开展创业培训,希望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少走弯路。”李浩说。
期待更多力量一路同行
李浩说,随着很多优秀科学家的成功,中科创星也“沾了他们的光”,得到了发展。不过,在帮助科学家探索科技成果转化这个事业上,他觉得还需要更多力量加入、共同努力。
李浩说,一个早期硬科技项目从开始投资到真正上市,大概需要10年~15年,但现在一级市场的私募股权或创业投资基金基本存续期是7年或8年。金融要服务实体科技,硬科技有长期的资金需求,那么,如何在金融配套体系上形成丰富的早期基金、私募股权基金、S基金交易的定价系统和交易场所?“我觉得生态肯定会越来越完善,但有个过程,每个企业都要努力去适应。”
“不同类型的经济产业形态、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所需的金融供给方式、供给周期、风险控制体系等也不尽相同。我国金融在高效、精准‘灌溉’科技创新‘万亩良田’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李浩认为,疏通资金进入科技创新的渠道,是一项系统工程和长远工程,不是设一个母基金或子基金就能解决的,需要从国家顶层设计层面去推动,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风险投资机构、资本市场乃至全社会都需要参与进来,协同探索和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