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面试过程中,综合分析往往出现在面试第一题的位置,这对于广大考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最需要花时间练习的一道题。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边肖国考综合分析面试常见问题及对策。
常见问题及对策
死记硬背的回答思路
在讲解答案思路的部分,很多同学往往死记硬背答案思路,无法从逻辑的角度灵活理解,导致答题过程中出现非常生硬的情况:一些现象性的问题明明有比较简单的分析效果,却还要分析原因;了解政策话题,盲目分析政策存在的问题等等。
对此,萧艺建议,学生应根据题型特点,清晰理解回答此类问题的逻辑思维,如社会问题的基本逻辑思维:这种现象危害严重这种现象需要解决可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以便使对策更有针对性。这可以帮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灵活应对。
这种趋势并不明显
很多同学在回答问题的时候,经常会说我们要辩证的看问题。这种多角度的分析方法非常可取,可以让我们从更全面的角度分析问题。但如果以“辩证地看问题”这句话作为整体观点,很多同学就容易出现观点不明确的情况。
比如针对很多城市电动车增多的现象,所谓的意见倾向很明显。总的来说,你觉得这是好现象还是坏现象?事物的两面看你更喜欢哪一面。
如果没有明确的意见倾向,后续分析可能会出现一些逻辑混乱,让考官感到困惑。所以同学们记住,要表达整体的意见倾向。
缺乏逻辑,回答杂乱无章。
很多同学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往往会说出自己的想法。他们根本不知道任何点,也不会用逻辑词。这种情况带来的问题就是考官听的很混乱,很多本该抓住的点也因为混乱而一闪而过。
不是笔试面试。笔试试卷可以根据关键词打分,但是我们在面试中的发言内容往往一闪而过。如果不分开讲清楚,有些结果可想而知。
比如有的同学经常出现一会儿说原因,一会儿说影响,一会儿又接一些原因。在这种情况下,建议同学们严格按照写好的提纲答题,不要做过多的补充。如果你有新的想法,可以在这个回答后添加到大纲中,在下一次练习中补充;或者在使用主语分析法的时候,完全可以想到哪里说哪里,不会回头按照主语的逻辑关系进行排序。
在这种情况下,建议写完提纲后,一定要回去整理一下正文的逻辑顺序,哪怕只是简单的标上1或2,以免逻辑混乱。或者根本不用第一第二之类的逻辑词。
对此,我们建议你先把大纲中的逻辑词是什么写清楚,然后通过强化练习形成使用逻辑词的习惯,比如只答逻辑词和题目框架,删掉延伸的内容部分,同一个题目反复答5遍左右,直到逻辑词没有问题,再换一个题目继续巩固练习。
分析方法不到位。
很多时候,我们同学经常抱怨自己回答时间短,没什么可说的。有相当一部分是我们同学对题目的分析方法把握不好,导致分析角度单一,无话可说。
对此,我们一方面希望同学们能够根据自己做过的题目,总结出一些常用的分析方法,如主题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内外因分析法等等;另一方面,学生也要利用好基础讲义后面的补充资料。上面有一些分析方法的介绍,还有注意和其他同学的讨论交流,多分享多补充,为同学们拓宽分析角度和方法。
粗腐殖质
一、了解最新国考动态
国家公务员局数据显示,2019年国考计划招录1.45万人,实际参加考试92万人。参加考试的人数与就业计划人数的比例约为63:1,招录人数比去年减少了近一半,但参考人数与去年基本持平,竞争程度大大增加。1月中下旬还会公布笔试成绩和面试人员名单。国考面试将于2019年3月中旬前进行。这说明对于大家来说,备考时间非常紧迫,大家必须争分夺秒备考。
国考面试流程采取结构化面试、结构化小组面试、无领导小组讨论等形式。结构化小组面试是2018国考面试的一种新的面试形式,预计将在2019年延续。所有考生当场获知问题,当场作答;一般考官由7、9人组成,组长为主考官。面试人数因部门和省份而异,一般不少于5人,不超过10人,多为7-9人。提前学习可以让你第一时间了解今年国考面试的新变化。
第二,多积累面试知识。
从历年真题可以看出,在面试中,不仅会考察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会考察其对社会现象的认识和对政策的理解。但是对于刚毕业,没有工作经验或者不从事相关工作的人来说,短时间内知识很难快速提升。很多岗位需要专业知识,比如海关、国税、检验检疫、国家统计局等部门。这些专业知识,即使是专业对口的,也不能完全预测考点。这些都需要提前学习,慢慢积累,慢慢提高。
第三,提高面试核心能力。
国考主要考察综合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反应速度、逻辑思维、临场反应,有时甚至是需要做出选择时的决策判断能力。对于应届毕业生或者工作经验较少的考生来说,这些能力不是短时间内可以提高的。他们需要相关的专项培训,需要老师一对一的指导,需要自己努力改正,才能有效提高,达到面试要求,在面试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