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贫困地区的教育状况,不仅仅是校舍、操场、图书等硬件设施的改善,更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最近有媒体特别关注贫困地区的辍学现象,提出了一个问题:是不是越穷的地方越滋生“厌学症”?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边肖吧!
贫困地区的“厌学”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
春节刚过的这个月,也正好是我们贫困县主管教育的公务员最忙的时候。我们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如何做好“停止退学”和“劝退新学期未报到的学生返校”。
二是休学高峰期。第一天还是比较新鲜的。初三,过几个月就可以拿毕业证了。只是到了初二,难度增加,诱惑增加。尤其是春节期间,农民工返乡过年。孩子与年龄相仿的年轻人接触频繁,看到自己新换的手机、新添置的游戏装备,或者一套“锦衣卫”的新西装,难免会没精打采。战略定力稍有损失,一个寒假消失,人就可能被“绑架”去工作。
然而,这只是春季学期贫困地区“停学”压力骤增的直接导火索。更根本的原因是,贫困地区,特别是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山区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长期短板。我把这种恶性循环的机制概括为以下几个环节:
在初始状态下,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远远落后于全国平均发展水平。市场化、现代化的引入和外部援助力量的介入,激活了当地劳动力外出打工、增加收入的动力,出现了有组织、大规模的农民工。
农民工走了之后,留下了大量的留守儿童。长大后缺少父母的陪伴,只能采取父母监护的形式。
隔代监护存在的问题有:一是老人身体虚弱,疏于对子女日常生活的管理;二是少数民族老人几乎没有接受过学校教育,文化程度不高,普通话交流有障碍,对孩子习得普通话无能为力。第三,贫困家庭收入短。对于他们来说,3-6岁的学前教育,不在义务教育阶段,需要自己交学费,是一种奢望,只能选择“放养”自由成长。这些孩子进入一年级后,将直接面临语言不通的考验。
就我入职近一年来的情况来看,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孩子普遍在一二年级就开始学习普通话,这是接受现代教育的前提条件。真正的初等教育往往滞后一到两年。一旦落后,就会慢,一步一步的慢,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消化会有障碍。学习和探索的兴趣和动力自然会逐年消磨,产生厌学情绪。
师生的不稳定带来恶性循环。
再来看看师资队伍的状况。由于贫困县教育水平长期落后,在教师作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必须参加全省统招考试的条件下,具有本地户籍的考生往往无法与其他县、其他州、其他历来重视教育的省份培养的考生竞争。久而久之,外地来的本地教师占了很大比例,我任职的地方能达到70%左右。
有人会问,为什么一定要强调本地人的比例?义务教育阶段有其特殊性,尤其是在语言不通的少数民族地区。这种“本地客”倒老师的情况,叠加前面提到的留守儿童的困难,会有什么结果?学前教育的缺乏使普通话学习延迟到小学,而外籍教师d
教师的不稳定反作用于学生的不稳定,“厌学”甚至辍学的风险增加。这样一环扣一环的啮合根本停不下来之后,贫困的代际传递就会被教育阻断,就会逐渐受挫。
君子三代。改变贫困地区的教育状况,不仅仅是校舍、操场、图书等硬件设施的改善,更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众所周知,家庭、学校和社会必须齐心协力做好对人民的教育。
家庭教育的基本缺失,让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乡村教师压力很大,像西西弗斯一样,爬山滚石。我们真诚呼吁社会各方面力量给予乡村教师和乡村孩子更加精准的关注和支持,让他们跟上整个国家教育现代化的步伐,一个都不能少。